240 遭抢
�津津有味,想到中国人民的智慧表现真是多方面的,就是红灯区事业也是居世界领先地位的。

  这几个人是可以说“相交甚欢”。

  齐逸这些天也很忙,不顾天气寒冷,他已经离开了大同,去云岗看石窟。

  又从云岗去了右玉,要去见识明朝的长城和雄关。

  等到腊月二十之后,和屈仪奉一起回到大同。

  而大同的新房也准备就绪。梅兰妮无事可做。

  这天客栈里来了一队驼队。

  前世除了在动物园里,隔着栏杆,看过骆驼,这是梅兰妮第一次近距离看这庞然大物。这群骆驼使得客栈里的空间一下子小了起来。

  这是支蒙古人的驼队。

  蒙古人不会做生意,一般都是有山西商人做中介。可是这支驼队自己来到了大同。

  来的蒙古人中有会说汉语的,原来他们是来自察哈尔部的赛汗诺尔。蒙古人是以旗为单位,那里是左浩济特旗。一直以来,他们的各种货物都是运到张家口和范家交易。只是今年夏天时,听人说了,大同也有个贸易栈收货交易,那里的货比张家口的还要好。那人还拿出了大同交易来的砖茶,份量果然是比张家口的要重些。茶味还浓些。蒙古人最重要的是盐,人不能缺盐,放养的动物也不能少盐。那人比了个悄悄的手式,拿出换来的盐,比张家口那里的要纯,不含沙。

  还有一个好处,那人热心的告诉他们,大同那块收羊毛。这对草原上的人来说是福音,他们的羊毛是最丰富的产品,而过去张家口那里不收,他们只能自己消耗。

  从赛汗诺尔到张家口比到大同要近的多,但是这次他们就来到了大同。

  这也是大同贸易栈第一次和蒙古人直接交易,所以康大掌柜亲自出马,带着伙计们过称,计算。又把自家物品的价目表拿来给他们看。

  康大掌柜做生意很讲诚信,他没有因为蒙古人新来,而随意加价。相反,买的多还可以打个九五折。

  蒙古人很高兴看着自家的骆驼背上又是满满的。

  除了盐茶糖外,蒙古人还要了大量的火柴,和羊毛的织品。及一些锅碗瓢勺的日用品。喜得那帮蒙古人直叫“马席赛”(很好)。说是日后还要来“阿日拉价”(贸易)。

  因为要赶回去过年,他们在大同不能久留,几天后,满载而归了。

  梅兰妮坐在冬天正午的日头下晒着太阳,懒懒欲睡。

  康大掌柜结算后,发现和蒙古人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买卖。兴奋的找人要叨叨,见梅兰妮独自坐在小院里,打了招呼上前来。

  康大掌柜告诉梅兰妮,“他们这次回去的路上要经过些地方,那些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和张家口做贸易的。蒙古人实诚,做到了一笔合算的生意,不像汉人瞒着捂着,他们是要到处去炫耀的,这样就等于为我们做了广告。这次他们带来的皮子比过去的那些皮子都要好,里面有很多狐皮,还有猞猁皮呐。这可是我们第一次收到的真正上等皮子。等皮子生意做开了,就不用让人养兔了。兔皮也不好。”

  梅兰妮有不同的看法,“兔还是要养,如今这一带养的都是太行山兔,等些日子,我想办法买些法国獭兔来,那种兔子的皮毛漂亮,象水獭,所以被称为獭兔。再说,兔肉也是好东西,如今,北京残园还专门有涮兔肉。兔肉还不上火。”

  “喔,夫人你说的是拔霞供。”

  这是什么东东?梅兰妮一脸的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