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皮革
r />   他们这地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残园。

  尽管天寒地冻的,那小厮还是去了趟残园。

  会办事的人,眼里始终有事。

  那小厮虽然识字不多,但是见到残园门口放着的诗刊,知道是书,想起自家主子喜欢收集书本。这又不要钱,就拿了两本回去,到主子面前献好去了。

  果亲王爱新觉罗.弘瞻是个在诗词方面有才华的人,师从名师,加上正处于青春反抗其,以诗词自负。见到这两本诗刊自然是要问个究竟的。

  那小厮也是个清醒人,一五一十的说了个明白。

  弘瞻这年也不过十二,三岁,虽然袭了亲王,但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个熊孩子。做事喜欢我行我素,加上他早继了亲王之位,这王府里还没什么人能管束得了他。

  听说了有这样一个地方,不顾天气寒冷,带着几个伙伴,来到残园吃火锅。

  王府什么吃的没有?来这里当然是为了留诗,留了诗就希望能上诗刊。写好诗也知道不能以真名现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自得居士”。

  写好了诗,改了两字,自己也觉的好,有了这几首诗,他的这次活动也美其名为‘诗会’。

  他回去后,就惦记着看新的诗刊。

  他王府的小厮三天两头来打探,有没有新的诗刊出来。

  这时,齐逸早就陪着梅兰妮去了大同。

  北方的冬天经常下雪。一下了雪,这路上就难走了。道路上的雪并没什么人清理,要等它自然融化。有时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新的雪又下来了。雪积的多的地方,还会结冰,有冰的地方,连马蹄都会打滑。所以冬季的马车最容易翻车。

  雪后,天气放晴了,北面也来电报告诉他们道路已经通了。他们就抓紧时机,赶去大同。

  齐逸还是第一次走这条西北商道,看什么都新鲜。

  如今这条商路可不象前些年那样荒凉了。既使是冬天,他们路上也看见有不少商队和旅人。

  他们虽然离开了北京,但是,北京的消息都由电报发到沿途的客栈,所以,他们还是很快能知道北京的动向。

  他们一路上视察自家的产业,到了大同已经是冬月的月底了。

  他们进大同城时,天上开始飘雪了。

  大同客栈里,康大掌柜热情的迎出.“来的巧了,再晚一天,路上一积雪,就不好走了。哦,小爷也来了,那可是咱们这里的稀客。”

  几个人寒喧着.康家畦将母子两引进了住处,自有女佣张罗着姜茶,热水。

  房间烧着炕,和炉,很是暖和。

  房屋是砖瓦结构,学着北京客栈的建筑,也用了玻璃窗,透光性很好。

  房间里的摆设一眼就看的出当地的风格,但是看去很干净。

  母子两梳洗毕,桌上已放上了两碗咖喱牛肉面。黄黄的汤料,配着绿色的香菜叶,冒着热气。一碗下去,鼻尖冒汗,全身的寒气都驱出了体外,连手指尖都热活起来了。

  华记在大同最重要的工业,目前就是皮毛加工业了。

  到了大同的第二天,梅兰妮和齐逸就去视察鞣皮工厂。

  他们的鞣皮工厂就在御河边上,高墙深院,看守的很严。这个时代也是有保守商业机密的常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