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残园特色
  等到梅兰妮收到秦炼用飞鸽传来的短信时,已是冬月了。

  她正准备动身去北方。要赶在腊月二十前到大同,准备主持屈仪奉的婚礼。

  短信上的词语虽然简练,梅兰妮却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她告诉于立清和席羽绢,秦炼在宜昌江边买下了一片土地。

  这些年来,大家对于秦炼的开发模式已经了解了。

  秦炼的设点模式是在那处建一处码头,仓库,客栈和贸易栈。这样一来,所需的地方就不是一所两所院子的事,而是一片沿河的地方。

  这样设点,坏处就是投资大,好处是回报快。

  梅兰妮到达北京的时候,那里刚下过一场雪。一片白茫茫。

  车马走的都比平日里要慢很多,花了几乎三个时辰才从通州到北京。一路上见到好几驾马车翻了。

  冰天雪地的出行十分不易。

  常婶见到梅兰妮自然是喜笑颜开。她刚抱上了第一个孙子。

  看这她的样子,梅兰妮知道准是个小子,“什么时候生的?”

  “昨儿夜里,他知道夫人要来,急着出来迎夫人呐。”常婶很会说话。

  早知道将要有产妇,梅兰妮带着红糖,桂圆干,红枣等物送给了常婶,“那你还不在家照顾三妮?”

  “她娘在那里,又不是皇后娘娘,要那么些人守在身边干啥?这大冷天的,赶过来不容易吧?”

  “这一下雪,结了冰,路上就不好走,马蹄都打滑。”

  “娘!”齐逸从大门进来。穿着厚棉衣,带着毛皮帽子和围脖,两手对抄在袖里。

  梅兰妮看着突然长高的齐逸有点发愣。

  常婶叫道,“小爷,和你说了多少次,这大雪天里不兴抄着手走路。万一摔一跤,容易摔断骨头的。前头张家的昨儿抱柴时摔了一跤,断了腿骨,现在还在炕上叫唤呢。你如果断了骨,缺了腿,看你以后怎么做官,书都要白读了。”

  梅兰妮看着齐逸,眼里全是笑意,“听到了吧,这都是生活常识,好好记住。”

  齐逸笑道,“知道了。”

  “知道你还抄着手。”

  “娘,你再唠叨,就成了正宗的欧巴桑了。”

  梅兰妮闭紧了嘴。

  齐逸道,“常婶,家里姜茶还有没有。”

  “瞧,我这记性,快,快,进屋里,这姜茶早就备下了。我这就去端来。”

  母子俩进了屋,房间里面烧着火炕和壁炉,很暖和。两人见面自然有许多的信息要交流。

  今年大半时间,齐逸都在这里经营残园。

  最让他得意的是,他仿造欧洲古代的露天剧场,在残园设计了一个小剧场。

  舞台是由八根石柱围成的半圆,离地面有三层台阶。看台设计成了梯田式的扇型。由于中国人看戏时要包括吃喝活动,所以一层的宽度比较宽。要能放的下一张桌子,还要留出服务员的走道。

  看台的设计很有创意,整平的地上种上了结缕草,这种草在江南被叫作攀藤草,十分顽强,除草时如果把茎留在土上,一场雨又能复活。而且长得很快。

  舞台的石柱由郎世宁设计,加上了中国元素,一株凌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