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红茶
,一引能贩一百斤茶,从乾隆元年起,每茶引是四钱银.产茶叶的人家就要去当地的官府领了茶引方能把茶买出去.否则就是走私."
梅兰妮想到自家的茶,"我们东山的茶可没有茶引."
"我们只买几斤,再说我们家还有免税额."
"那我们贩到日本去的茶,有没有茶引?"
秦炼和郝贵华相互看了一眼,"有的,我们的茶引从其他商人手里转过来,每引加了一钱."
梅兰妮想,那多不合算,等于多交了税.
秦炼说,"豪强和官府勾结,垄断了各色税引,如果要正常做生意,就要受一层层的剥削.这就是为什么晋商,徽商都拼命抱皇帝的大腿.要努力勾结官僚们."
"茶农要茶引才能卖茶,十分可笑,种茶的地已经交税了.卖茶时还要交税."梅兰妮说.
"你这是站在了茶农的立场上说话,如果站在统治阶级那方,他们会说,茶叶的利润那么高,收税都是便宜你的啦.没有分掉你一半就不错了."
‘除了茶叶要税,还有哪些物质要税?‘
郝贵华说,"朝廷收盐税,酒税,茶税.矿税.再有其他的税,比如织绸缎等,苏州的一架织机一年上交五十两银.一家店铺,每年根据店铺大小上交银两."
梅兰妮吃惊了,她心算了一下,织一匹白绢,夜以继日的干,要三天才能成一匹,扣去上机的时间,一年三百天算,最多一人只能织出一百匹,每匹卖价一两银,五十两的税收是收入的一半.
秦炼说,"如果要逃税,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有人说,税收的权力是生死的权力."
梅兰妮愤愤的想,这个政府收上去的税没有为百姓做一点点好事.既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医疗保险,更没有普及教育,连路和桥也要自家修.他们凭什么?
"还不是凭借手中的武装."秦炼好象读出了她的思想.
梅兰妮现在无条件的支持重建南少林寺.
接下来郝贵华谈起另他苦恼的事来,"我这里买了一千张茶引,到年底作废.可是,我没处买茶.武夷山那边的茶被晋商包了.安徽,江西两省的茶被徽商包了.岭南的茶自然由岭南商人包.我们的茶还不能採.年底,讲好了西洋商人要来,而明年四月,又要赴长崎贩铜.到现在,我的茶还不知道在哪里.急得我上火."
梅兰妮问,"福建省除了武夷山产茶区外,还有哪里?"
"泉州北面的安溪也产茶,福宁也有出茶,只是,安溪,福宁现在要采的是秋茶,品质差很多."
梅兰妮说,"我记得福建省有一种红茶,很有名."
郝贵华也做思索状,"有名的红茶...没有听说过."
秦炼说,"是有一种福建红茶,叫'坦洋工夫'."
这讲的是后世的事.
郝贵华想破了头也跟不上,"我们行里有个大伙计是福安坦洋村人,要么把他叫来问问?"
那个大伙计姓胡.二掌柜陪他一起过来.问他红茶的情况,自然是拼命的摇头.
秦炼和梅兰妮对视了一下,知道把时间弄错了.
秦炼说,"你们村里种茶对吗?"
‘是,‘胡大伙计认真的回答,‘村里的茶叫菜茶.不是很好.‘
"会做红茶吗?"秦炼问.
胡大伙计
梅兰妮想到自家的茶,"我们东山的茶可没有茶引."
"我们只买几斤,再说我们家还有免税额."
"那我们贩到日本去的茶,有没有茶引?"
秦炼和郝贵华相互看了一眼,"有的,我们的茶引从其他商人手里转过来,每引加了一钱."
梅兰妮想,那多不合算,等于多交了税.
秦炼说,"豪强和官府勾结,垄断了各色税引,如果要正常做生意,就要受一层层的剥削.这就是为什么晋商,徽商都拼命抱皇帝的大腿.要努力勾结官僚们."
"茶农要茶引才能卖茶,十分可笑,种茶的地已经交税了.卖茶时还要交税."梅兰妮说.
"你这是站在了茶农的立场上说话,如果站在统治阶级那方,他们会说,茶叶的利润那么高,收税都是便宜你的啦.没有分掉你一半就不错了."
‘除了茶叶要税,还有哪些物质要税?‘
郝贵华说,"朝廷收盐税,酒税,茶税.矿税.再有其他的税,比如织绸缎等,苏州的一架织机一年上交五十两银.一家店铺,每年根据店铺大小上交银两."
梅兰妮吃惊了,她心算了一下,织一匹白绢,夜以继日的干,要三天才能成一匹,扣去上机的时间,一年三百天算,最多一人只能织出一百匹,每匹卖价一两银,五十两的税收是收入的一半.
秦炼说,"如果要逃税,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有人说,税收的权力是生死的权力."
梅兰妮愤愤的想,这个政府收上去的税没有为百姓做一点点好事.既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医疗保险,更没有普及教育,连路和桥也要自家修.他们凭什么?
"还不是凭借手中的武装."秦炼好象读出了她的思想.
梅兰妮现在无条件的支持重建南少林寺.
接下来郝贵华谈起另他苦恼的事来,"我这里买了一千张茶引,到年底作废.可是,我没处买茶.武夷山那边的茶被晋商包了.安徽,江西两省的茶被徽商包了.岭南的茶自然由岭南商人包.我们的茶还不能採.年底,讲好了西洋商人要来,而明年四月,又要赴长崎贩铜.到现在,我的茶还不知道在哪里.急得我上火."
梅兰妮问,"福建省除了武夷山产茶区外,还有哪里?"
"泉州北面的安溪也产茶,福宁也有出茶,只是,安溪,福宁现在要采的是秋茶,品质差很多."
梅兰妮说,"我记得福建省有一种红茶,很有名."
郝贵华也做思索状,"有名的红茶...没有听说过."
秦炼说,"是有一种福建红茶,叫'坦洋工夫'."
这讲的是后世的事.
郝贵华想破了头也跟不上,"我们行里有个大伙计是福安坦洋村人,要么把他叫来问问?"
那个大伙计姓胡.二掌柜陪他一起过来.问他红茶的情况,自然是拼命的摇头.
秦炼和梅兰妮对视了一下,知道把时间弄错了.
秦炼说,"你们村里种茶对吗?"
‘是,‘胡大伙计认真的回答,‘村里的茶叫菜茶.不是很好.‘
"会做红茶吗?"秦炼问.
胡大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