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投效
��这阴森森的地方也住够了,好在有个周川找上门,让他有个台阶下,只要能见到大都督,他总能想法子为三房寻一条出路。

  这些打算,孙七爷是绝不会告诉刘氏的,他看了看缩在屋角怯生生的吕姨娘,再看看虽害怕扔算镇定的刘氏,心道妾就是妾,勉强压抑住躁动的心绪,交待道:“你们安生等着,不管是哪家找上门,都不要理会,等我回来。”

  槐花里一条长巷,李廷恩令人驻守两头,里面分门别院住了不少人家,这些日子虽然有人送吃用,到底是被关押,又无下人服侍,这些平素锦衣玉食的夫人老爷们其实颇不安稳,时常有私下探听消息的。不过到这个地步,谁又会有几分真心?尤其他们这一家子还姓孙,处境说好不好,说坏不坏。

  刘氏自然明白孙七爷的嘱咐,当下点了点头。

  孙七爷深吸一口气,在刘氏怀中的嫡子头上拍了拍,开了门出去。

  刘氏巴巴的撵到门口,望着孙七爷远去的背影,看看怀中不到腰高的儿子,一时又想起城破那日孙三老爷的傲骨铮铮,心中又恨又痛,呆呆的流下两行清泪。

  孙七爷被带到李廷恩所居的宅院,先是更衣换洗,接着又用过饭食,这才被带到厅堂。

  一张黑漆小几上一炉檀香袅袅生烟,李廷恩在几后盘膝而坐,只着常服翻阅着面前一卷经义。看到孙七爷进来,目色一动,将经义合上,端了茶喝,随手朝下面的椅上一指。

  孙七爷震惊于李廷恩的年轻,先前的盘算似乎在李廷恩这样的沉稳淡然面前都给打散了,他有些束手束脚的坐在李廷恩指的位置上。

  “叫你过来,是要你替本将办一件事。”李廷恩全然没将孙七爷的忐忑和暗中窥探放在眼里,“事成之后,你可入民宣司,你父亲,亦可前往滁州颐养天年。”

  孙七爷没想到李廷恩上来就开门见山,根本就不劝降或是招揽。这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毕竟能关在槐花里,就算是不愿投靠之人。何况被捉那一日,他亲老子还当着人面念了一首诗词骂李廷恩是逆贼!

  他站了起来,神色气愤,想说些什么似乎又说不出来。

  李廷恩扫一眼他,合上双眼往后依靠,伸手按了按眉心,淡淡道:“一月前我下令攻城,你父欲写诗词遍张城楼,你暗中令人泼墨燃纸,又令人给你父服下安神汤,以致城破之后,本将只听得一首骂词,论起来,本将该多谢你。”

  孙七爷听得头皮发麻,骇然的抬头看着面前高坐的年轻男子。只觉对方明明闭着双眼却依旧将自己全身都看穿看透一样。

  “你与生父其志不同,看在青芜之面上,我不会动你父亲。”李廷恩眼帘微掀,看着面前僵硬的孙七爷,语调冰凉,“可本将,亦不做无本的买卖。”

  孙七爷双腿一软,再撑不住跪在地上。面前这个男人,连城破之前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弄明白,还有什么不知道。畏惧达到顶峰,什么谋划,什么计较都丢到九霄云外,他心悦诚服跪在地上俯首,“愿为大都督效命。”

  “好。”李廷恩平静的垂眸看着他,“周川要你做什么?”

  见孙七爷张口欲言,李廷恩嘲讽的笑起来,“不要告诉本将你是真心怜惜一个庶妹。”

  孙七爷立时面色赧然,张了张嘴,最终低低道:“回大都督,周将军的确是来为唐家说项,想要小人的庶妹带着外甥回唐家。周将军的意思,小人庶妹和外甥回了唐家,唐家就能让大都督兵不血刃拿下一座府城,也算是小人在大都督面前添一桩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