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装甲部队的方向(上)
亭绝不辜负军座信任。”他见许鸣是来了解部队情况的,开始介绍第5军详细信息,首先是各部队的人事情况,特别是每个军官的背景、性格、爱好、特长。

  许鸣开始是两耳停着,后来干脆拿笔记了下来,这可是书本上或者报告上没有的。

  许鸣打量着眼前这位副军长,原来的历史上,他是第5军的首任军长,参与了桂南会战,取得了击毙中村正雄的昆仑关大捷,最后成为了蒋介石麾下的第一爱将。

  后世对杜聿明的评价有争议,许鸣记得,粟yu对杜聿明有这样的评价:“他只能打顺风仗,不能打逆风仗,王耀武可以打逆风仗。”许鸣对这话是比较认可的,这些天的接触,许鸣认为杜聿明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将领,理论功底扎实,作战经验丰富,个人品质忠诚勇敢,不过许鸣总有一种感觉,杜聿明骨子里面缺少一种狠劲,也就是他各方面太中规中矩了,关键时刻的爆发力可能不行。

  杜聿明接着介绍了第5军装甲情况,这些许鸣以前也看过相关资料,第5军的前身是1938年1月成立的第200师,当时不仅是中国唯一的装甲师,还是世界上第4个德制装甲师,杜聿明时任师长。兰封会战后,在第200师的基础上成立了第11军,辖第200师、新编第22师、第77师,不久第77师调任第73军,以荣誉第一师代替。

  许鸣静静地听完杜聿明的介绍,问出了隐藏已久的疑问:“光亭,第200师以前是德国制式的装甲师,为什么现在变成纯粹的步兵师,而装甲部队则被纳入军属部队,我印象中,这是苏联和英法等国的装甲师形态。”

  作为一个穿越者,许鸣自然知道德式装甲师在二战中的辉煌,甚至说装甲部队在二战中起了革命性的影响,而德军正是这种影响的发起者。中国因为早期和德国之间的良好关系,瞎猫碰上死耗子,建立了世界上第4个德式装甲师,现在却又走回弯路,这令许鸣难以接受。

  杜聿明回答道:“军座,当时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将军认为,装甲部队能够改变战争前景,委员长按德国顾问的建议成立了200师,只是淞沪会战以来,装甲部队的表现不如人意…德国顾问撤离后,苏联顾问认为,坦克不应该单独编制,应该在战时配合步兵,机械化部队应以支援步兵师为目标,故兰封会战后,第11军编制调整,第200师为纯步兵师,其余新22师、荣1师、年初新加之第201师、第202师均为同样步兵师,装甲兵团战时视情况配属各步兵师行动,以增强步兵战力。”

  许鸣听完,内心深深叹了口气,这是典型苏联坦克军的形式,苏联坦克军的数量极为强大,编制远超德式装甲师,但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以微小代价,击毁、俘获苏联坦克超过2万辆!苏军在1年之内,损失超过500万!

  落后的战术思想将会以付出血的代价,苏联最后是靠广袤的国土、美国大富翁的援助、英国海军的优势,加上小日本帮倒忙,最后还有专注坑德20年的猪队友意呆利,最后才联合搞定了这个对手,而中国,是没有这样本钱的。

  许鸣问道:“光亭你的意思,改变编制的重要原因,是装甲部队在淞沪会战和兰封会战的表现不好了。”

  杜聿明难过地点点头,“是的,军座,在上海跟小鬼子打的时候,坦克只知道望前冲,步兵也不知道掩护,以为咱们有了这个铁疙瘩,就打不坏,结果步兵和坦克脱节,装甲部队损失惨重…兰封会战也是,步兵不知道掩护,靠坦克硬冲,日本人重炮太多,咱们损失很大,委员长后来把坦克都撤了下来。”

  许鸣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想变回德式装甲师的形态,因为他知道未来战争中装甲部队的冲击力,但他感觉难以说服杜聿明,中国方面是吃了实战教训,才将部队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