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烽火南浔(8)
msp;“那总司令的意思是抽调一支部队作为机动部队。”

  “是的,王敬久军长,我想把你的25军作为整个兵团的机动部队,随时投入到各个方向,有无问题?”

  王敬久站了起来,对着许鸣道:“伯豪愿从军令。”

  “第二件事,是加强后勤方面的,兄弟我前几天曾受张总司令(张发奎)委托,负责后勤方面,知道问题有多大,以往的战例也表明,凡是后勤做不好的部队,战斗一定打不好,凡是我军打赢的胜仗,后勤一定能保证。现在,我决定,每个军抽出一个师,这个师负责部队的伤员转运,物资输送。”

  “每个军都抽出一个师,岂不是要抽出5个师搞后勤?是不是太多了。”

  周围的师长参谋长都露出难以理解疑的表情,有的议论起来,几个军长虽然没有说话,但从脸上的神情来看,估计也未必赞同。

  许鸣知道,这是两种作战理念的冲突,中国当时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没有经历过现代化战争的洗礼,他们的经验是从军阀混战而来,像后勤观念,大部分将领是没有印象的,从机构的设置到作战时的相应安排,非常的欠缺。

  许鸣看了众人,房间登时安静下来,道:“是抽出4个师,第26军不需要抽出。现在每个部队都有不少伤病,这些得不到妥善安置,会大大伤害我军士气,还有,粮弹的补充也成问题,其外如修桥铺路,维持后方治安,这些完全可以交给后勤师去做,前面的部队虽然少了一小半,但战斗力只会提升。”

  还是李觉附和道:“总司令说的对,除非咱们能短时间把鬼子灭了,不然,就算我军和鬼子打成了持久战,粮食和子弹不足也吃不消。”

  “总司令,各军的后勤是各自负责,还是统一管理?”李玉堂问道。

  “后勤必须统一管理,由我本人负责,资源统一调配,进度统一安排,后勤师的执行情况每天派人来我这报备。”

  说了这一大堆看似与作战没有相关的事情,接下来许鸣才开始最重要的议题,关于下一阶段作战的方案。

  “各位有什么看法,请明说。”

  王敬久:“九江这么快丢了,委员长定然十分失望,我建议主动出击,反攻九江。

  李玉堂道:“王军长说的对,九江这么重要,不听委座的命令,恐怕不好交待。”

  李汉魂:“日军实力强大,我军新败,虽然26军来增援,可一旦反攻失利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我主张还是以庐山西南一侧的山地作为依托,步步阻击,迟滞消耗敌人。”

  李觉道:“是进攻还是防守,我听许总司令的。”

  这些回答都在许鸣的意料之中,李玉堂和王敬久是标准的黄埔系,自然将老蒋的话当圣旨,李汉魂则是从他理解的实际情况方面考虑,当然他本身也是一个比较沉稳的性格,李觉看来是唯许鸣之命是从。

  许鸣又拿起指挥棒,指着金官桥到黄老六一线,“李汉魂军长,这个区域是我军的支撑点,一旦丢失,九江之战也就彻底失败了,请务必坚守。”

  李汉魂站起来道:“请总司令放心,只要我一息尚存,阵地就绝不会丢失!”

  许鸣又指着金官桥的右侧山地,然后转头对李觉道:“李觉军长,这一线作为64军的右翼,你务必做纵深防御,并随时准备支援64军。”

  “是!”

  “其余25军,26军,第8军,准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