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淞沪酱油
�杯喝了一口,满嘴都是酱油的味道。

  许鸣拿起报纸,百无聊赖地看着,他已经打了一个月酱油,哦不,是看了一个月报纸。

  报纸上全是好消息,几乎哪天都有“大捷”,哪战均有“大胜”。可正是在这不断的“胜利”和“转进”中,北平和天津还是失守。日军兵分两路,分别沿平绥线向西和沿平汉线向南进攻。

  淞沪战场,“胜利”消息也是连绵不断。

  “月浦激战,敌伤亡逾千。”

  “蕰藻浜我军大捷,毙敌5000余人,俘500-600。”

  “罗店血战,我军将万余日军全部击溃。”

  可正是在这不断的“胜利”中,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逐渐陷入被动,战线逐步后移。

  虽然连四川和贵州的军队都打着绑腿,背着行李步行赶赴华北和淞沪战场,但日本超强的动员能力还是改变了战局。

  8月14日,日本下达第3、11、14师团的第三次动员令。

  8月21日,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动员第101、108、109师团和第16师团。

  9月1日,第五次动员开始!

  ……

  战前根据日本自己的统计,他们仅有陆军17个师团,23万余人。但仅仅一个月后,日军动员的兵力就达43万!二个月后,华北的日军达到37万,上海为19万。这还不包括东北关东、军、朝、鲜军以及留守日本本土的军队。

  察哈尔、山西、河北、山东、江苏,中日双方数百万人展开会战,1937年的下半年,中华大地笼罩在一片炮火之中。

  可他许鸣除了打酱油,还能做什么呢。

  许鸣拿起一个手电筒,和卫兵一起巡营。

  “口令—精忠”

  “报国!”

  许鸣见哨兵还保持警觉,心里感觉稍许安慰,毕竟,自己的这支部队经过三年的锤炼,已经是一支确确实实的精锐。

  许鸣扔过去一支烟,问道:“现在弟兄们还好不?大家怕不怕日本人?”

  哨兵准备立正,许鸣摆摆手,示意他放松些,哨兵回答:“大家呆在这里都有点急,很想上前线去打鬼子。”

  许鸣高兴地点了点头,打起火机,给哨兵点上了烟,说道:“那就好,不怕日本人就好。”

  哨兵急切道:“团座,您神通广大,能不能把咱们搞上前线去打一仗,要不然,别人把鬼子杀光了,咱们还只能看着。”

  许鸣愕然,“为什么你们会有这种想法。”

  “前天的战报不是说又干掉3000多鬼子?小日本有几个兵,像这样杀,还不几天杀个精光。”

  许鸣在心里叹了口气,战报这东西,恐怕要除以十!但他又不能明说,否则会影响士气。

  士兵们有很强的求战欲望自然是好的,但是也有轻敌思想,这个度看来要好好和赵忍秦烈平他们好好商量下。

  不过这个士兵说的也对,是要想办法和日本人打一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