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法子
��年一察,难道这鱼肉百姓的罪名,听起来就好听了?”

  柳氏咄咄逼人,吴大伯身形一矮,渐渐往台阶下面退去,对柳氏道:“弟妹,你难道没听说过,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邻舍们听到吴大伯这话越说越不成话了,一个个都皱眉,柳氏已经抽出帕子就哭起来:“破家?你兄弟现在生死未卜,这家都不成家了,你倒舔着脸说破家的县令了。灭门?要知道我这会儿可是姓吴,要灭了门,那是连大伯你也一起被灭。”

  吴大伯反被柳氏制住,一时竟不晓得该说什么。柳氏已经收起帕子,对邻舍们团团一福:“今儿有劳各位了,这会儿家里事情忙乱,也来不及谢,等明儿我兄弟来了,我让他到各位门上亲自谢了。”

  苏二嫂几个女眷也要说几句客气话,梁掌柜已经笑着道:“虽说我们是做小生意的人,不过在这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苏州有些人家的管家也是认得的,到时吴嫂子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

  柳氏晓得这话是说给吴大伯听的,急忙又谢了一遍,见邻舍们陆续走出,柳氏这才冷眼瞧着吴大伯:“大伯还请先回家去,我这家里现在没有男人,不好留人的。”

  说完柳氏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扫帚就把吴大伯赶出去。吴大伯被柳氏赶出门外,还要再和柳氏说话,柳氏已经把门砰地关上。接着吴大伯就听见柳氏在门里喊:“陈婶婶,你这会儿熬好了鸡汤,还是去前面王家,他家有几只大狗,借回来一只看门才好。”

  吴大伯晓得说服柳氏是不可能了,还是先去找媒婆,和她说情,要陈家去告柳氏悔婚,那银子已经到了自己手上,怎么能还回去?吴大伯心里想着,早把柳氏骂了几百遍,顶着日头去寻媒婆。

  陈婆子端着鸡汤进屋,见茭娘已经换了衣衫,头发半干,一头乌油油的黑头披在脑后。陈婆子把鸡汤递给茭娘:“快些喝了,暖暖身子。”

  茭娘喝了一口就皱鼻子:“这鸡汤怎么这么辣?”

  “你落了水,我多放了些姜,还放了些红枣。”陈婆子解释了一句就对柳氏道:“嫂嫂,这事,只怕还难以善了。怎么说都是家里没有男人的缘故。”

  柳氏也心知肚明原因是为什么,叹了一声:“先这么着吧。”陈婆子瞧着在喝鸡汤的茭娘,迟疑了一下才道:“其实,还有个法子。”

  什么法子?柳氏抬头看向陈婆子。

  陈婆子指下茭娘:“要姐姐作速招个姐夫来,这事情,不就解了。”正在喝汤的茭娘一口鸡汤全喷出来,柳氏忙伸手去接碗:“怎么还这么毛毛躁躁的?”

  陈婆子拿过手巾给茭娘擦一下手,对柳氏:“嫂嫂,你觉得我说这个法子如何?”

  柳氏把碗胡乱地丢在桌上:“这个法子,我也想过。可是这是茭娘的终身,一时半会儿,去哪里找一个合适的人来?”说着柳氏叹气:“若是胡乱为过这关寻了人来,岂不是引狼入室?”

  陈婆子也叹气,柳氏见茭娘睁大一双眼睛在那仔细听,没好气地打茭娘的手一下:“哪有姑娘家听到这些话还不回避,还在这里听的?”

  茭娘嘻嘻一笑,偎依进柳氏怀里,柳氏被女儿这一笑笑的心又软了,把茭娘搂进怀里,吩咐陈婆子:“还是先去王家借只大狗来吧。”

  茭娘靠在柳氏怀里没有说话,不知为什么,眼前浮现出苏桐的面容来。茭娘不知道英俊少年郎是长成什么样子的,但茭娘这会儿觉得,也许就是苏桐这样的,温文尔雅,古道热肠。并不应对方势大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