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又见宏观调控
sp; 政斧在积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同时,肯定是要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测和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扩大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定期公布主要环境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增加政斧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使公众依法获得环境知情权、监督权。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由污染制造者取代政斧成为环境投资的主要承担者,树立污染制造者在环保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在环保事业的发展中,政斧、企业、公众需要明确划分各自在环保事业中扮演的角色,建立合作式环境管理模式,有效发挥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制衡作用,实现大环保策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是建设初期,不管是能源方面,还是环保方面,都需要政斧做比较大的投入才行,毕竟民间的接受是有一个过程的。”范无病说道,“政斧应当主动承担这些支出,并不能够因为没有从民间得到这些开支成本,就可以消极怠工,那样同样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政斧预算虽然可以做,但是估计很多人会有怨言,毕竟从民间筹资已经成为习惯了,任何一项改进,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体制的变革。”范亨对此表示了遗憾。

  在范无病的计划中,并非仅仅是筹建一个大能源部就完事儿了,为了科学地进行决策,还需要筹建能源委员会以便进行理论方面的论证,而为了监督能源部的运作,又需要成立一个读力的审核机构来进行监督,必须形成一环套一环的有效运作机制,才能够使得大能源部发挥真正的作用。

  “其实,金融系统的混乱,才是最应该先行整改的——”范亨说道。

  范无病却摇了摇头道,“金融的混乱,不过是癣疥之疾而已,无法伤筋动骨,但是能源问题却是心腹大患,不解决了这个问题,后遗症很严重的。”

  在这一点上,范无病看得很清楚,金融问题很好解决,但是一直悬而未决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从中受益,一旦你要把它变得制度完善起来的话,一步到位是不行的,这就相当于堵上了大家的财路,所有人都会反对你的。

  但是能源问题不大一样,这是一个普通组织根本玩不起的话题,针对的只是极少数的高端人物,说要解决起来,其实是最为大快人心的,而且阻力也不会很大,因为站在这个层面上的人物,不会蠢到把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面,也不会蠢到会公然跳出来反对高层决定。

  至于说台面下的交易,范无病一向是不惧怕的,不动用公器的前提下,他实在没有必要畏惧任何人,因为自己是见得光的,而对方则是惧怕见光的。

  实际上,这一次范无病选择了大能源部作为老爸范亨主持机构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因为最近一个阶段,又有了经济过热的苗头了。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国内的历次宏观调控都有相同的规律,那就是:经济过热造成能源的紧缺,引发激烈的争夺,于是中央政斧通过行政手段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调控和再分配。

  而在这种调控和再分配中,国有企业、跨国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获得的政策待遇等级相当不同。这种现象几乎每隔三到五年就会出现一次,形成了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周期。

  目前虽然还没有显示出一定要进行宏观调控,但是从总体而言,显然也没有偏离这样的政策逻辑。中央政斧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是,宏观经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过热景象,特别是在重化工业领域,投资增长速度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

  资料显示,去年全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为七百一十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六,而今年,这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