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被将了一军
历教育、附件所列之外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岗位和职业技能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得一些公务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这种公务员学员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在清华的高级管理培训课程,以及北大一些emba课程班上也较为常见。国资委等部门与清华合办的高层人员培训的班级,也是人员爆满,学员大多是来自中央和地方国资系统的官员和企业领导,学习干劲很大,级别高,很少有科级官员,处级以上居多。

  事实上这些学员并不担心未来出路问题,原因是学习后进可攻退可守,如果部门拆并后能留下来,高学历有利于个人在变动中的提拔和晋升,如果被分流,凭emba这样的学历资质也可以去企业,到市场上去大展宏图。

  “其实要想妥善地解决这件事情,还是我说的那点,首先要解决行政审批的问题。”范无病考虑再三,建议老爸范亨从这方面入手。

  事实上老百姓早就有很大的意见了,政斧少管一点行不行?

  政斧部委数目多,显然不是政斧所愿。事实上,政斧隔若干年就会进行一次机构改革就已明白地表露了这种诉求。

  没有更合理的解释,大家只能看作是政斧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不设立这些部门,政斧就管不过来。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些特征: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细、职能交叉多,从而淡化了政斧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些部委集中了过多的决策权,并兼执行权于一身,不仅降低了政斧行政效率,还强化了部门利益,容易成为产生机制姓[***]的因素之一。

  有学者早就提出,政斧体制改革的正确顺序应当是首先进行行政管理模式变革,政斧把权力还给市场主体,还给社会,大幅度缩减政斧所行使的不必要的权力。

  在政斧调整了自己的职能之后,撤销、重组、合并部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然而,在部门、集团和个人利益的阻扰下,这个合情合理的顺序进程却是艰难和缓慢的。

  “中央政斧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减少政斧对经济的干预。”范无病对老爸范亨说道,“比如取消企业的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将一些早就该取消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条框框给砸碎了。”

  “要是按照你的意见来办的话,遭遇到的阻力更大一些。”范亨回答道。

  范亨很清楚现在的情况,这一点,早有例子,比如说中央提出的许多主张,如加强环境保护和扩大社会服务等,一直因中央和地方部门间的冲突以及工作侧重点不同的各部门间的冲突而难以落实。

  而这一次机构改革虽然磨刀霍霍,但是受宰割的基本上都是后台不硬的那些干部们,真正在中央部委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势力的那些官员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他们是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

  如果像范无病说的那么做的话,得罪的就是整个官僚阶层了,因为范无病是要直接拿掉他们手中的部分权力的,这是所有人都不能够容忍的,远比得罪一小部分人更加困难,因此范亨才会如此反应。

  不过,范无病对此显然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胸有成竹地对老爸范亨说道,“其中的差别,看起来是会得罪更多的人,但是还是我说的那句话,正因为是虱子多了不咬人,所以你不会得罪具体的人。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变革却是当前国内最需要的,也是老百姓呼声最高的,只要你抛出这个方案来,立刻就会有无数的基层群众大力拥护,不管结果如何,你已经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