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参观
��,因为圆形剖面的容器承受内部压力最有利。有时为了加大客舱的容积而采用双圆构型的8字形剖面,这样上下两部分都是由圆形组成,而中间由地板的横梁拉住,在受力上也很理想。

  在客舱的后端,框的腹板承受着很大的向外压力,如果设计成-个结实的平板硬顶住压力,结构将变得很重。因此,客舱的后端往往因势利导地设计为球形,这样用料较少还利于承受压力。这就要求机身的基本剖面,不论是按圆形或非圆形设计,到客舱后端的部位,都应该收缩为-个整圆形,才便于安装球面框。

  这样一来,客舱上的门和窗,就都成了压力容器上的开口。

  因此,门框和窗框的设计,要使开口造成的应力集中很好地分散。大型客机有百扇左右的舷窗,应按加强形式设计出基本-致的统-的窗框。而客舱的门,在型式上必须是无门槛的,这是为了飞机如果在地面滑行中万-冲出跑道,旅客们要能顺利地通过舱门用应急滑梯在最短时间内离开机舱。

  另—方面,在高空时舱门应该能安全地抵住客舱内的压力,而绝对不能像开瓶塞时那样被内部的压力弹出去,所以舱门的锁闭机构应设计得安全可靠。而且在门内要印有清楚的标志,提醒旅客在飞行中千万不能乱动开门的手柄,就是这个缘故。

  客舱内的旅客座椅,是固定在纵向架在地板梁上的滑轨上的。因此飞机飞在空中时,座椅的位置是十分固定的,可以承受各种着陆情况下的冲击而保护旅客的人身安全。

  但是在每次飞行之间,如果要调整座椅的位置,比如调整-等舱的大小,则只要将座椅在滑轨上移动便可以了。这样既满足了飞行间各种灵活调整的需要,又保证了每次飞行中的安全。

  国内在以前研制的运十飞机中就采用了这种设计,在试飞中曾经根据不同需要,在各次飞行之间调整客舱内座椅布置,安排试验仪器的安装等,作这种调整其实是很方便的。

  其实最为关键的技术,仍然是发动机技术,这是中国造大飞机的关键问题。幸好现在已经解决了,但是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能够经受住长时期的时间考验,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试验。

  国际上有供应动力装置的行业,目前不论研制中的中国民用小飞机、还是美国波音公司、欧洲空客的飞机,都是向世界范围内的厂商采购发动机来与飞机配套的。事实上按照以前的设想,国内研制新的大型客机时,也将首先向世界发动机供应商选购发动机。

  在航空工业的构成中,飞机型号总体是金字塔的顶端,在今天开放的世界格局下,有很多人都认为,国内航空工业的发展,需要从上而下地首先占领制高点,由飞机型号的发展来牵引带动全局,至于组成飞机各个局部的分系统,可以用全球配套的办法取得供应,而不是由下而上先铺垫金字塔的各层基石,然后再来发展飞机型号。

  航空发动机,是-种非常复杂、非常精密、高转速、大应力、高温度的装备,在技术上,可以说处于当代机械产品的极品位置。

  以前在研制运十的时候,就是同时并行了两种发动机供应的方法,既研制国产发动机的同时,又从国外供应商那里购置发动机来使用,并做效果上的比较。

  目前中国航空制造业集团公司自行研制的国产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是我国内在近年来内研制出的推力最大的航空发动机,该型发动机目前已经过了严格的地面试车,并装上飞机进行了空中试飞,效果还是不错的,目前也是正在不断地试验改进,争取曰臻完善,并由它衍生出各种型号的专用航空发动机来。

  当年运十试飞时,研制人员考虑到,如果飞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