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突然出口
�被人揭穿了隐瞒事故要好很多,尤其是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够对其他基层干部起到警示作用,至少可以减轻[***],减少矿难发生。

  这个思路,也是高层对于当前形势的感觉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得出的。

  毕竟,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前提下,想要捂盖子是越来越困难了,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把事情都公开了,总好过更加被动。

  就在童玉山的文章在官场上引起了很多非议,认为他这样是在给大家拆台的时候,四月底连续发生了四起死亡人数都在二、三十人的重大矿难,损失重大,而事件调查都表明,其中无一不存在[***]问题,这顿时让指责童玉山的人哑口无言。

  童玉山接下来又抛出了一篇针对姓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表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死亡不再是什么重大事件。”

  “我们每年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几次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对不合格的煤矿坚决取缔和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的郑重宣告。尤其进入两千零一年,这种领导权威的力量被使用到了极点。然而,发生在本月的几次连续矿难事故表明,主观努力和客观效果之间存在如此严重的背离。”

  “人治的权威姓,在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导入后,已经被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的利益取向所消解。然而,对领导权威的路径依赖仍在持续并进一步强化。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权威的缺失是比[***]更严重的问题。”

  “就目前官方媒体表示,中国每百万吨煤死亡率比俄罗斯高十一倍,比印度高十五倍,比美国高一百八十二倍。但专家指出,这些数字低于实际死亡人数。因为在灾难发生后,一些矿主和地方政斧最直接的选择是隐瞒,像去年的南丹矿难那样,官商勾结欺下瞒上的企图在煤矿行业中同样屡见不鲜。”

  “一次死两三个人的煤矿事故在这里非常平常,十人以下根本就不算事,矿主赔两三万块钱就了了。一份已经半公开的内部通报摘录了某省政斧一个安全督察组出具的材料,该省某市境内小煤窑去年共发生死亡事故四十二起、死亡七十一人,而当地全年上报到省里的事故却只有死亡事故两起、死亡十人。该市今年头两个月中发生的小煤窑死亡事故数十起、死亡上百人,结果是一起未报。”

  “如果仅仅从官方提供的数字看,今年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还是不错的,至少与前些年相比有了数字上明显的进步。”

  “但是数字不能替代现实,对业内人士来说,绝对的死亡数字说明不了问题,一个国家煤矿安全状况的衡量标准是百万吨死亡率,从一九九八年开始的压产,使全国小煤矿的数量减少了四分之三,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全状况仍在显著恶化。”

  “对不懂专业词汇的民众来说,最直观的印象则是煤矿重大安全事故接二连三,再三再四再五再六,频率之高已经让人对那些陌生城镇的死亡产生了麻木情绪。”

  “而这些,恰恰都发生在坚决取缔的决心和成绩报道之后。”

  “在这一系列重拳打击之后,发生矿难事故的煤矿负责人和地方有关部门居然隐瞒不报,那就很成问题了。”

  童玉山的这一系列文章显然起到了作用,几天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察一司长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他介绍说,目前全国乡镇煤矿绝大多数已停止生产,停产矿井将近三万处。

  新华社的文章在这里终于也按捺不住,极其罕见地给这位权威的话加上了一个括号,“以上情况与记者的暗访似有出入”。

  说了大话被现实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