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形势严峻
br />   至于媒体上提到的正大是选择海尔还是海信进行合作,范无病分析后认为,那只是正大集团放出来的一个烟幕弹,以免海尔要价太高。

  其实,这次海尔与正大集团合资进军晶圆业也不是脑袋发热,而是切合海尔的发展思路。早在两年前,张瑞敏就在燕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投资五千万元成立了燕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采用国际上流行的0.25微米、0.18微米的cmos工艺。

  这次入局山东晶圆项目,只不过是海尔在晶圆产业链上进一步延伸,形成了设计、生产、封装、测试等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其实看怎么说这个事情了,对于我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对于整个国内it业来讲,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范无病挠了挠头道。

  在目前的形势下,也并非所有的电子业者都认为晶圆业的前景一定就很光明,比如说首钢就计划推出晶圆业的竞争。

  首钢nec是由首钢总公司和nec电子合资兴建的,成立于一九九一年,公司目前主要提供半导体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业务,拥有一条六英寸晶圆生产线和若干封装测试线。

  公司成立时,首钢集团和曰本nec分别持有合资公司股权的51%和49%。业内人士称,公司成立时主要生产dram产品,开始效益很不错。不过在经历过一九九七年dram全球大跌价的劫难后便一蹶不振,陷入亏损境地。

  在两千年的依次增资扩股中,nec与首钢集团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最终nec获得了50.3%的控股权,首钢集团股份降为49.7%。

  目前有消息表示,首钢将把持有的49.7%股份全部转让,彻底退出半导体产业。

  范无病手下的分析师们认为,首钢退出半导体产业的可能理由有两个,一是多年来首钢nec扩张缓慢,没有为首钢集团创造持续较好的收益回报。二是因为如果要继续将企业做大,则势必意味着更多投入,由于半导体制造业所需资金庞大,以钢铁为主业的首钢对半导体企业运营缺乏经验,持续投入对首钢集团而言风险太大。

  事实上,首钢nec曾于去年计划投资十亿美元建造一条八英寸晶圆生产线,不过这一计划在宣布后不久便搁浅,计划搁浅后首钢集团曾经考虑将nec持有的股份全部购买过来自行发展,但考虑到风险问题最终还是决定将股份进行出售。

  可能接手首钢股份的,是无锡华润集团。

  作为中国冲击半导体产业的努力,一同成立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首钢nec与无锡华润,都曾在国内半导体业占据重要位置。

  然而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快速变迁,两家企业却呈现出不同命运,华润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通过改制顺利变身为外资控股公司,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的格局下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首钢nec则在中方失去控股权后成为nec电子的一个全球的代工基地,这一模式导致首钢nec在晶圆制造方面发展缓慢,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后段封装测试业务。

  “应该说华润收购首钢nec没有什么意外。”范无病说,“今年以来华润扩张的动作非常明显,首钢d驱动芯片业务,机构运转一直比较有效,目前该公司拥有的六英寸生产线资产仍有一定品质,首钢也有空置厂房方便扩产。此外,首钢nec在封测业务方面业绩也不错,相信这些都是华润看中首钢nec的理由。另外,九十由于投资大尺寸晶圆制造不仅要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还将面临残酷的全球竞争,华润很早便确立了利用二手设备节约成本的思路,购买首钢nec现有六英寸生产线资产是最为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