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复合装甲
�坦克的炮塔正面装甲物理厚度普遍增加,铸造装甲成为了主流,诸如美国的m60采用车体炮塔全铸造的形式,英国的百人队长则是半铸造车体配合铸造炮塔,苏联的t系则采用了焊接车体配合铸造炮塔的形式。

  这个时候聚能破甲弹出现了,其原理是靠装药本身的能量来穿甲,主要靠把装药制成带锥形孔的空心圆柱体药柱,并在锥形孔药表面加上金属罩,这样,爆炸时即会聚成一股速度、温度和压力都很大的金属能射流,即聚能效应,摧毁装甲。

  当时的坦克利用提升物理厚度来加强防御的空间已经基本饱和,单靠提升装甲的厚度来对抗破甲弹几乎已经没有了可能,特别是反坦克导弹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怀疑坦克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一时间坦克陆战之王的地位面临空前危机。

  但是坦克并没有坐以待毙,一九六四年问世的一款新式坦克,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回应了破甲弹的威胁,这种坦克就是划时代的t-64坦克。

  这种坦克的车体首上采用了多层复合结构的装甲板,其结构由外至内分别为锻压钢板、陶瓷材料,高硬度锻压钢板、玻璃纤维,陶瓷材料和防中子材层,物理厚度虽然只有两百毫米左右,但是其防护能力却达到了五百毫米的普通表面硬化钢板,并且重量没有明显的提升,坦克最终没有在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下离开历史舞台,相反提升了自身的姓能,使得坦克的姓能更加完善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证明t-64炮塔正面出色的防御能力,一次在斯摩棱斯克靶场的实验中,苏联人把从叛逃过来的美国人那里获得的陶-1用于实验,先是对匀质装甲靶板进行射击,得出的结果是可以击穿五百毫米厚的靶板,尔后又用陶-1去射击一辆报废的装满弹药并且把兔子放在驾驶员坐席上的装有低成本装甲套件的t-64a,结果在一声巨响之后,导弹准确命中了炮塔左前部,但是并没有击穿,放在坦克里的兔子也安然无恙,经过测量,导弹在坦克上只刨出了一个坑,而在后来生产的t-64b坦克中,还在炮塔正面填充了金刚砂,其防御能力之强大也就可想而知了。”装甲技术实验室的负责人向范无病介绍道。

  尝到了复合装甲的甜头的苏联迅速在其生产的坦克上全面换装这种先进的装甲,包括为老坦克换装升级改装套件,但是因为成本的限制,昂贵而强大的陶瓷复合装甲最终也没有在苏联那庞大的坦克部队中普及,比如在苏联坦克部队中作为低端的t-72坦克,其车体首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在使用简化后的复合装甲,其结构为外层为钢质装甲,中间层为玻璃纤维,内层为钢装甲,这种复合装甲成本相对低廉,总体防护效果也还算过得去的。

  不过到了这一时期,反坦克导弹的威力更是因技术的提升而大幅度增加,这又给坦克的防护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在这个时候,西方国家也终于搞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复合装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乔巴姆复合装甲。

  乔巴姆装甲由高硬度钢,铝套内装的陶瓷砖以及柔姓复合材料构成,在抗弹上,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着重利用了不同材料对弹道的影响不同,使得穿甲弹在入射的时候,在穿过不同的材料式弹道产生偏移,而其中使用的柔姓材料又使得材料可以产生强烈位移,从而折断弹体,达到防止穿透的效果,这种类似太极借力打力的效应。

  新的挑战迫使苏联人采用新的措施来维持其在装甲领域的优势,于是他们在t-80坦克上使用了新的e型陶瓷复合装甲,用钛合金约束陶瓷制成的一个一个棒状结构,然后把这些封铸进坦克的炮塔中,至于车体可能也是如此,当然,造价也是很高的。

  “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关于最新型的t型坦克,显然使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但是俄罗斯人看得很紧,完全没有办法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