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先行一步
��中焕发出活力来,这才是正解。”

  “我本来就是主体,为什么现在要打破主体,参与竞争?”有人明确反对道。

  “问题是,这种主体现在是否还具有优越性?”范无病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所在,“举一个例子,以前我小的时候,搞出了单放机项目,后来搞过录音机,都是跟平原厂合作的,委托他们加工生产,效益一直很不错,后来平原厂觉的这是块儿肥肉,就独吞了。当时我也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平原厂那样的国企搞这种事情,即便是垄断了某一项技术,但在市场竞争之下,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你面临的不是国内的竞争,而是整个世界几百个国家和的区的难以计数的所有公司实体的竞争!企业本身的局限性,使他无法成功的杀出重围!”

  有些人并不清楚范无病的过去,只是知道现在这小孩儿牛气冲天,手握巨额的资金,名下的实体无数,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的投资存在,还有一帮子紧跟着他一起奋斗的手下们,其中似乎是外国人居多。

  今天听了范无病的话,才知道原来以前很响亮的平原厂,那个赚钱的单放机项目,居然是他一手搞出来的,那时候他才多大啊?众人不由的对范无病刮目相看,果然是天才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是不错的。”范无病接着说道,“但是这个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定能够决定上层建筑,否则**不可能在苏俄或者中国取的胜利。而经济基础的定性,也不是人为可以操控的,试图用一种并不符合现有社会框架的经济模式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以此来巩固上层建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巨大的反差和过敏反应,很容易造成两者的同时坍塌。所以,我们现在要改革。”

  “国退民进,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一旦放开,就很难预测到后果,因此我们很难下定决心。尤其是社会反映,老百姓的反应,老同志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在这种重大的决策面前,我们不能不谨慎再谨慎。”一位副总理说出了心里面的忧患。

  “怎么会没有先例可循?”范无病顿时笑了起来,“这种先例,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有了。”

  “胡扯?!怎么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众人顿时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范无病是在忽悠大家。

  范无病笑了笑,挠了挠头说道,“嗯,两千多年前,大概还是周王朝,周王朝的经济制度就是公有经济制度。”

  “胡扯!荒谬!乱弹琴!”这一下子反应更强烈了。

  “大家不要急,先让小范把话说完了。”首长摆了摆手道。

  范无病不紧不慢的说道,“从土的所有权上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是全国土的的唯一所有者,本质上就是国王和贵族的公有制。从农业生产管理来看,西周实行井田制,相当于集体公社。不仅土的归贵族所有,就是劳动生产工具,也是归贵族控制。社员们集中到田头开始干活前,要由农官分发工具。土的属于国家,以周王为代表,绝对不准买卖,所谓田里不粥。从手工业来看,没有私营工商业主,只有官营手工业。物品的交换,也由贵族和官吏统一控制,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工商食官,即工商业者吃的也是官家的饭。”

  范无病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有点儿晕了。事实上,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中,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理论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范无病这么一忽悠,顿时很多人都感到思维混乱了,自己搞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就是想要实现天下为公的目标,谁知道这个目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周王给实现了,天啊,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

  接着范无病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