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暗战开始
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还特意开了一个研讨会,专门就这一次的事情做了经验总结,大家统一了思想,认为平原厂的出路不是单一的,而是要开拓进取。不断地寻找新的项目来确保盈利空间。

  范无病听范亨聊起这件事的时候评论道,“主题思想肯定是正确的,做小家电肯定是赚钱地,最重要的不是能做到多大,而是要常变常新。死守着一条路只能是一条死路!虽然平原厂能够提出这样的思路比较难得。但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话,终究是一场空。”

  范亨点头回答道。“我们领导班子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要单独设立市场部,专门研究市场需求,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建议,同时也在各地设立观察员,用来搜集各种不同寻常的商业动态,把有用信息反馈回来。”

  “这个不错,应该值得肯定。”范无病点了点头,平原厂能够通过这次的事情,吸收到教训,并且能够查找不足,举一反三地做出反应,的确令他很诧异。

  看来国企里面的人才还是很多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是否能够自觉自愿地将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这才是对现行用人机制的最大考验。

  在这一段儿时间内,又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地事情。

  平原厂的一名职工,将场内随身听的生产工艺详细过程写在信内,随之寄往索尼公司某员工处,幸亏因为信件超重未贴足邮票被退了回来,才引起了厂内保卫部门的注意,并避免了一次泄密事件。

  “那小子被众人给打了个半死!”范亨回来说道。

  “打死也活该,居然给小日本当间谍,十足的汉奸!”范无病大为光火。

  这事儿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毕竟没有抓到确凿地证据能够说明日本人在这次事件中起了主导作用,即便是抓到了现行又能怎么样?现在是改革开放啊,你总不能不让人家进来!当然那名职工是被除名了,带着众人地唾弃和鄙夷去了南方打工,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磐石来。

  “事实上,泄密的事情一直就存在着。”范亨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就多说了两句,“六十年代,当我国大庆油田开发刚刚甩掉贫油国地帽子的时候,日本情报机关就从《中国画报》上刊登的大庆油田照片上,轻易地获得了大庆炼油能力、规模等情报。八一年的时候,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成功的发射了三颗卫星。国家新闻机构在卫星发射后的第三天,刊登了某工程师写的几篇文章,其中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三颗卫星的运行轨道、运行无线电遥控频率等技术,暴露了绝对秘密的空间技术细节。这些都是通过新闻渠道泄密的,想一想真是不知该说什么为好。”

  这事儿范无病也是听说过的,据说早在我国百万大裁军开始前,国外情报人员就掌握了这一重要军事动向,其来源竟是从我国公开报道的一些数字推算而来。

  近几年来,国内新闻泄密案件不断发生,多次泄漏国家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敏感问题,特别是在科技、经济方面,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境外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在谈到搜集中国情报的方法时,认为主要手段就是分析研究中国的报刊和出版物。

  “中国人在信息安全方面实在做得不怎么样。”范无病最后评价道。

  范无病这话说得一点儿也不夸张,在八一年的时候,日本人参观某宣纸造纸厂,详细地了解了原料种类、配比、选择和处理以及原料所用碱水浓度等,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录相,最后还要走了生产宣纸的原料,并以帮助化验为名装走了造纸用的井水。结果,我国具有悠久传统的宣纸生产技术秘密顷刻间被人轻易窃走。

  虽然在后来也有人辩称宣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