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惹不起就只能受着
筹帷幄如有神助,身先士卒近乎无敌的天策上将。

  若不是念修有夫子压过天策上将一头,世间修士皆认为天策上将才是真正近神的人物。光是冲天血气便能压得念修意念溃散,更别说和“君子三意”地位同等的玉宇绝学“霸王血气”,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大多数修士都被镇压得丧失行动能力。

  行为再高的修士遇到天策上将,基本都是毫无反抗之力,更别说没有修为的凡人。所以,在生死搏杀的战场之中,只有天策上将才能够面对着敌国修士的种种袭击幸存下来,爬到正一品的位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算处于不利的位置,有天策上将的战场,基本注定就是必胜的战场。

  天策府建府数百年来,荣升为天策上将后的玉宇替天行,唯一一次失利在战场中被击杀是在两百多年前。那一年,南唐南越立国,而击杀了那位天策上将的,便是李念苍和当时的明王寺主持妙禅。

  两大绝世高手联手,方破开那天策上将金刚不坏之身,将其灭亡,可见天策上将之威猛。

  单打独斗之下唯有夫子可胜,若是和夫子各领千军万马一起冲锋,怕是连夫子都不可挡,这是世间对天策上将的评价,也是对天策上将的敬畏。

  正因为有天策上将镇守,天策府也是七宗中仅次于经纶院的宗门。

  一山不容二虎,天下第一和第二的两大宗门都在丰京城内,也造就了数百年来经纶院学子和天策府学子互相看不起的传统。

  每年经纶院学子和天策府学子斗殴之事屡见不鲜,通常处于劣势的都是经纶院学子。因为内院子弟毕竟少,一旦入了内院,各自都忙于修行,鲜少有人会出外招摇。而天策府的学子个个都是武艺在身,论起肉搏能力来,常常是打得经纶院的文弱书生们哭爹喊娘。

  年年都有如此多的斗殴冲突事件,却不见经纶院的教授和天策府的教习们出来阻止,仿佛双方在这一事上达成了默契,就是不说也不管。院长和府主也不出面,本就极少现世的夫子和天策上将更是从未对此有过只言片语。

  所以,经纶院和天策府的学子们都知道师长对于双方学子间的冲突是默认放纵的,只要不闹出人命,没人会出头理会。

  书生骂武夫,武夫打书生,长此以往下来,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如今已发展到了随便一个经纶院书生和天策府武夫相遇都是彼此白眼相视的地步。

  新学子入学不到一月,已经发生了数起冲突事件,曹子期在最近也是因为这些冲突一跃成名。

  基本上历年经纶院学生们都是被天策府的学子们压着打,今年却是杀出了个曹子期,常常以一人之力,打得天策府一帮从小习武的壮汉们屁滚尿流。

  曹子期本就是有盛名之人,和天策府学子几战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北燕那位十四岁就成为统帅的王世子已经入了经纶院。天生将才之人,都入经纶院,经纶院的学子们更是以曹子期为例来鄙视天策府无用,以彰显经纶院之高。

  端羽倒是至今没有碰上什么天策府的学子们前来找茬,即使他在路上瞧见了双方学子起了冲突也会选择视而不见避而远之。

  倒不是他身子板瘦小怕挨打,而是他的声名实在是太大了,麻烦也着实够多了,这些少年们之间意气用事的小打小闹,即使打赢了也会惹来一身sao。

  谁不知道那些喜欢出头挑事的,都是背景深厚的,不是朝中有人,就是边疆有人,个个都是将门虎子。吃过了林锐的亏,端羽当然不愿再去招惹那帮纨绔。

  只是,天不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