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故弄玄虚,什么鬼东西,让我看……”崔志明冷笑一声,伸着脖子看了过去,紧接着声音嘎然而止,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喉头不停的滚动。

  玉瓶底部,红色底印内,只有花生大的两个普普通通的字,静静的躺在那里。

  “到底是什么底印啊?”

  “对啊,你们倒是快说啊!”

  “你们这些家伙,是想急死我们么?”

  下方,因为看不到,已经有些人站起来大声嚷嚷起来。

  这时候,经过杨倩的许可,摄影师也已经走了过来,摄影师直接来到几位鉴定大师的旁边,把玉瓶底印直接同步到了大屏幕上。

  紧接着,下面本来一片混乱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红色底印内,“李白”两个大字异常的显眼,哪怕是对于历史完全不了解的人,也知道这两个字的含义。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钱老喃喃自语,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寂静的拍卖场内,却是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这是李白的一首《广陵赠别》,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此时咏出来,却是立刻变的不一样起来,众人甚至感觉到有一股酒香从玉瓶中漂出来。

  此时此刻,这个玉瓶的意义已经完全变了,已经完全脱离了古董的层次。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玉瓶,可能只值几十万,最多百万,就算是唐朝玉瓶,价值翻上数倍,达到一个难以想像的天价,但是不管多少,它总归有一个价格。

  但现在再加上这样一个底印,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天价所能够诠释的了,因为它是无价的!

  试想与从历史长河中走出来的古人对饮,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现存唯一的李白真迹,是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哈哈……”萧凌仰头放声大笑,神采飞扬,眼中满是激动之色。

  他同样是一名考古研究者,对于这玉瓶的价值,比谁都清楚,原本他以为只是普通的唐朝玉瓶,却没有想到竟是李白之物,怎能让他不兴奋。

  “小友,多谢,我现在相信你刚才说的典故了,也只有像崇祯皇帝这种非常喜欢诗词的帝王,才能弄到李白之物然后封存起来,若不然,恐怕我等也不会有此眼福。”钱老来到萧凌面前,神色诚恳的道。

  萧凌摆了摆手,谦虚的道:“钱老不用客气,侥幸,侥幸而已。”

  只是此时萧凌心中已经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如此的话,说什么也得自己偷偷把这玉瓶藏起来,现在倒好,弄得全世界都知道了,还有他什么事。

  “哼!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运气好么?”

  就在这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扭头一看,正是脸色阴沉的崔志明。

  “呵,老家伙,这次你还有什么话说,还是先乖乖把三十万赌约拿过来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不会赖帐吧?”萧凌轻笑一声,脸上满是戏谑之色。

  “你……要不是我把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