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和穷人的寿衣
2床走了之后,我便站到病房外,因为里面家属、护工阿姨等等人太多,因为他走得太突然,家里人连寿衣和裹尸布都是现买的,很是仓促。
icu里面有一个护工阿姨在icu干了快二十年了,比一般的小医生经验还要多,基本上她说哪个病人晚上走,那个病人就活不过中午,基础用药和操作她都会,有的时候主任查房的时候提问小医生用药计算,大陈阿姨要是在旁边她就会给回答不上来的小医生小声地提醒。
我们都开玩笑说,大陈阿姨跟我们就差一张证。这样夸她她也开心,干活的时候自然会多干一点。
因为大陈阿姨经验丰富,icu的护工阿姨们唯大陈阿姨马首是瞻,谁跟大陈阿姨关系套得近乎,大陈阿姨来生意的时候就照顾谁。
就好比今天2床走了,家属想找护工阿姨擦尸体,一个人肯定擦不动,大陈阿姨就叫来平时跟她玩得不错的小马阿姨,我隐约听见2床家属跟大陈阿姨谈擦尸体的价格,好像是一个人四百,她叫来小马阿姨,小马阿姨自然是乐意挣钱,两个护工阿姨把2床脱光了擦得干干净净,然后穿上藏青色金丝纹图腾的绸子寿衣,戴上一顶黑色挽金边的瓜皮帽,枕上一个红枕金边枕头,脚上架上一座像笔架一样的托脚架。
衣服帽子穿好之后,护工阿姨们发现,他的手和脚固定不住,老是耷拉下来,裹尸布包上的话,手脚在里面的模样就很散乱,显得很随便,一点儿也不庄重,没办法,家属把入殓几件套拿进来,发现里面还有些绸带,便拿来把他脚给绑上架在托脚架上就架得住了,手也给栓在一起,放在肚子上,再用寿衣遮住捆手的绸带,然后又发现入殓套件里面还有金色的、红色的布匹,一边揣测这些布匹怎么用,一边用,后来还是把小一点的红色长布放在底下,再把2床移过去,包上裹尸布,再盖上那一块金黄色的大布匹,最后装进裹尸袋交给家属。
因为icu里住的病人哪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丧葬文化都不同,所以家属如果找护工阿姨们在icu入殓,阿姨们只能凭自己的感觉给他们入殓了。
就在2床被推走,没到十分钟的时间,靠门边的1床突然房颤,“同学,赶紧把抢救箱拿进来,通知医生抢救。”老师站起来扭头对我说,“除颤仪要不要推?”补充问道。
“推。”
我赶紧跑到医生办公室门口朝里面喊了一声:“老师,1床抢救。”里面的医生丢下手里的冰淇淋,跟了出来,我再去治疗室拿抢救箱,从仪器室拽了一台除颤仪,抢救班的同学坐在仪器室闲着翻书,“1床抢救,你去不去看?”我随口问道。
她抬眼,想了一下,“不去了,懒得看。”
icu有个女副主任——凌主任是典型的上海尖酸刻薄的妇女,说话特别刻薄,1床抢救首先是床位医生和护士在床头抢救,因为1床已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了,不然还要通知麻醉科让麻醉医生下来插管。
在病人床边第一圈围着的是规培医生,第二圈围着的是研究生,第三圈也就是最外圈,围着的就是我们这样的本科实习生,我把抢救箱和除颤仪推进人群中心,便停在人群里,那个凌主任参与观看抢救,她抬眼瞥了我一眼,“实习同学不要站在这里,往外面站站,影响抢救。”我瞥她一眼,特么不就是说我么?
我识相,转身退出去,站在最外面,我们这一组正好撞上老马她们那一组,她们从乳腺科结束轮到icu,我们这一组的第一个星期赶上她们在icu的最后一个星期,老马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把病人心肺复苏按回来的实习同学。
1床已经抢救了一个多小时,凌主任已经放弃�
icu里面有一个护工阿姨在icu干了快二十年了,比一般的小医生经验还要多,基本上她说哪个病人晚上走,那个病人就活不过中午,基础用药和操作她都会,有的时候主任查房的时候提问小医生用药计算,大陈阿姨要是在旁边她就会给回答不上来的小医生小声地提醒。
我们都开玩笑说,大陈阿姨跟我们就差一张证。这样夸她她也开心,干活的时候自然会多干一点。
因为大陈阿姨经验丰富,icu的护工阿姨们唯大陈阿姨马首是瞻,谁跟大陈阿姨关系套得近乎,大陈阿姨来生意的时候就照顾谁。
就好比今天2床走了,家属想找护工阿姨擦尸体,一个人肯定擦不动,大陈阿姨就叫来平时跟她玩得不错的小马阿姨,我隐约听见2床家属跟大陈阿姨谈擦尸体的价格,好像是一个人四百,她叫来小马阿姨,小马阿姨自然是乐意挣钱,两个护工阿姨把2床脱光了擦得干干净净,然后穿上藏青色金丝纹图腾的绸子寿衣,戴上一顶黑色挽金边的瓜皮帽,枕上一个红枕金边枕头,脚上架上一座像笔架一样的托脚架。
衣服帽子穿好之后,护工阿姨们发现,他的手和脚固定不住,老是耷拉下来,裹尸布包上的话,手脚在里面的模样就很散乱,显得很随便,一点儿也不庄重,没办法,家属把入殓几件套拿进来,发现里面还有些绸带,便拿来把他脚给绑上架在托脚架上就架得住了,手也给栓在一起,放在肚子上,再用寿衣遮住捆手的绸带,然后又发现入殓套件里面还有金色的、红色的布匹,一边揣测这些布匹怎么用,一边用,后来还是把小一点的红色长布放在底下,再把2床移过去,包上裹尸布,再盖上那一块金黄色的大布匹,最后装进裹尸袋交给家属。
因为icu里住的病人哪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丧葬文化都不同,所以家属如果找护工阿姨们在icu入殓,阿姨们只能凭自己的感觉给他们入殓了。
就在2床被推走,没到十分钟的时间,靠门边的1床突然房颤,“同学,赶紧把抢救箱拿进来,通知医生抢救。”老师站起来扭头对我说,“除颤仪要不要推?”补充问道。
“推。”
我赶紧跑到医生办公室门口朝里面喊了一声:“老师,1床抢救。”里面的医生丢下手里的冰淇淋,跟了出来,我再去治疗室拿抢救箱,从仪器室拽了一台除颤仪,抢救班的同学坐在仪器室闲着翻书,“1床抢救,你去不去看?”我随口问道。
她抬眼,想了一下,“不去了,懒得看。”
icu有个女副主任——凌主任是典型的上海尖酸刻薄的妇女,说话特别刻薄,1床抢救首先是床位医生和护士在床头抢救,因为1床已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了,不然还要通知麻醉科让麻醉医生下来插管。
在病人床边第一圈围着的是规培医生,第二圈围着的是研究生,第三圈也就是最外圈,围着的就是我们这样的本科实习生,我把抢救箱和除颤仪推进人群中心,便停在人群里,那个凌主任参与观看抢救,她抬眼瞥了我一眼,“实习同学不要站在这里,往外面站站,影响抢救。”我瞥她一眼,特么不就是说我么?
我识相,转身退出去,站在最外面,我们这一组正好撞上老马她们那一组,她们从乳腺科结束轮到icu,我们这一组的第一个星期赶上她们在icu的最后一个星期,老马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把病人心肺复苏按回来的实习同学。
1床已经抢救了一个多小时,凌主任已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