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绝不简单
  藏宝港的火铳演示结束,满场的观众们们一哄而上追问金士麒这火铳的奥妙,他就命令让水兵们抬来几个箱子,把弹药拿出来向大家随意观。那是一种黑漆漆的“整体式子弹”,形状尺寸相当于一根小手指。几十名官吏军将们纷纷研究着、把玩着、说笑着,现场竟笼罩着节日的气氛。

  此时此刻,金士麒真有一番苦尽甘来的快乐。

  昨天下午金士麒的9根宝贝铳都惨遭何参将的毒手,铳管、枪托等主要部件都被大斧斩废,他只能召集工匠连夜加班——不要妄图去修理了,只能将小零件拆下来安装到其它火铳上,连续奋战6个时辰之后才凑出了这5条火铳。

  “天启七式”火铳之所以能凤凰涅磐、绝地重生,就是在于其核心技术并不在火铳本身,而在于周边零件和弹药!

  其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这“整体式子弹”。

  这个时代,寻常的火铳装填过程非常繁琐——首先要把装在小竹筒里的“发射药”倒进铳管,然后用铁制的通条夯实。然后再取一枚铅弹塞进去,再用通条夯一次。之后再整理被炸飞的火绳、把“点火药”装入药锅,之后才是瞄准射击。火铳手随身携带0个装着发射药的小竹筒、铅弹袋、点火药锡壶、备用火绳……这些东西都挂在身上随身取用,把士兵装扮得像是棵小圣诞树。

  金士麒的武器设计哲学是:尽量简化士兵的操作,繁琐的工作都在工厂里完成。简单来说,他把“发射药”和铅弹融为一个整体,“咕咚”一声塞进火铳管,一次操作就搞定装填。

  这个创意来源于一场凄惨的火药事故——玩火器的人都知道,火药若是受潮就会凝结成块,必须将其敲碎、研磨成粉才能再用。这个过程非常危险,大明兵工和军队中每年都因此炸死人。就在这年的五月,北京的王恭厂军械所处理受潮炸药时就引发了大爆炸,山崩地裂之中炸毁烧毁了几千栋房舍,震动了大半个北京城,甚至天启皇帝唯一的小皇子也受惊薨毙,满朝皆哀。

  那消息传到了广西之后,金士麒在默哀之余却突发奇想,要利用火药的这种特性造福于他的战争技术。他知道所谓的“受潮变硬”,其本质是火药的核心成分——硝石遇水融化之后再结晶的现象。

  经过百般试验之后,藏宝港军械所之“火箭组”终于研发出了一种处理技术——他们用一层细如蝉翼的糯纸作为基材,然后把火药粉、蔗糖、树胶和其他的原料混合融化,在糯纸上挂浆结晶,形成一个长筒形的“火药壳”。之后再把发射药灌入其中,就类似于一个装满小药粒的胶囊。(为了世界和平,原料部分不能说太细)

  然后再把一枚铅弹包裹棉布塞入火药壳中,起到闭气的效果;最后再涂一道蜂蜡以防潮、润滑。金士麒赫然发现这就是一枚子弹,甚至是在2世纪也很先进“弹壳自燃式子弹”。当子弹被塞进火铳后,使用通条把它压实,火药弹壳就会在铳管底部崩离破裂,与发射药混杂在一起,于是整个装填过程就完成了,只要一次操作全搞定!

  经过计算,使用“整体式子弹”可以节省20秒的填充时间。

  此外,由于火绳筒的应用、还有“单向固定式”火绳龙头夹、还有“曲线通道”火门可以避免火焰溢出,这三项技术也减免了鸟铳使用中最讨厌的“整理火绳”过程,又节省了0秒钟时间。

  在此,金士麒要感谢一个名叫张旋的水营小旗长。他发明了简单实用的“火绳筒”,解决了火绳的收纳和防雨问题。他虽然已经牺牲在一场秘密战斗中,但金士麒给了他妻子00两的赏银,还宣布会长期照顾他的个儿子。

  在此,金士麒还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