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三章 准备动手
��心,都足够了!”张廷玉垂首答道。

  “既然如此,那张相你又为何反对由雍郡王主持整顿之事?”尤明堂或许是觉得刚才被张廷玉压得说不出话来有些失了面子,又开口问道。

  “尤大人,我说过……雍郡王的性子略嫌刚直了!”张廷玉还是那种淡淡的语气,让尤明堂颇觉难受,因为,他觉得张廷玉的语气如此淡漠,似乎是有些瞧不起自己。

  “朕明白了!还是衡臣你考虑的周全啊!”康熙突然叹道。

  “微臣不敢。皇上圣聪,自然是早就有了谋算。臣不过是替您把话明说出来罢了。”张廷玉躬身说道。

  “呵呵,你就不用谦虚了。”康熙对张廷玉笑了笑,又说道:“朕这次之所以叫你来,本就是因为你思虑周密,行事谨慎,可以为朕拾遗补缺。毕竟,这整顿吏治的事情涉及朝廷和天下的安稳,不能轻易动手。要不然,乱了局那可就坏了。”

  “皇上考虑的极是!”张廷玉点头道。他知道康熙确实是明白他的意思了。没错,现在的大清国贪污腐败非常严重。虽然他前面说还比不上前明那么厉害,可是,那只是说给康熙听的。实际情况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只不过现在的大清国还有个明君当家,秩序没有前时的时候那么混乱罢了。可是……吏!什么是吏?吏就是官员!负责替皇帝管理国家的人!大清国大了去了,这满天下得有多少官员?那么多的人中,清廉的有多少,贪污的又有多少?……这么多的官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有过贪墨的行径的,如果任用胤禛那样的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去负责整顿,后果会是什么样子?根本就不用问,肯定会人心大乱!……官员管理着国家的秩序,虽然目前这些官员很多都不称职,可是,如果官员们的心乱了,那么,他们就会不安心做事,而官员们不安心做事,国家的秩序就会产生波动,到时候,吃亏的还不依然是国家,是老百姓?

  “衡臣啊,那你觉得此事交由谁来主持的好?”康熙又开口问道。

  “皇上,臣愚钝,想不出合适的人选!”张廷玉垂首答道。就像是康熙说的,整顿吏治是一篇大文章,不是那么好写的。一旦下笔,就必须坚持下去。一旦中途停下来,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前功尽弃。而康熙如今已经年近六旬,还不知道能在皇位上再呆多少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康熙驾崩之前,有很大的可能是完不成这一篇大作的。所以,为了使得这件事能继续下去,这个主持人,也极有可能就会是康熙的继承人,下一任的皇帝。这么一个人选,以他张廷玉的聪明,自然是打死也不能说出来的。何况,到目前为止,他真的是想不到哪一个皇子比较合适。而刚才反对老四出面主持此事,则是因为他十分明白康熙的心思。以那位雍郡王的性子,虽然是此次整顿吏治的事情的提议者,却绝无可能独挑大梁,毕竟,安徽的那次就是前车之鉴。无论是康熙还是谁人,都不会放心放出这么一个猛人。

  “看来,朕这一回要多费一番脑筋了!”康熙自然知道张廷玉的顾虑,所以只是笑了笑,没有再朝继续追问。不过,他也有些苦恼。因为,跟张廷玉一样,自从那三个儿子各自离开北京城之后,他的日子虽然过得舒心了许多,却也陷入了寻找接班人的困局。寻常的家庭找不出一个能继承门庭的都要为难几分,何况他还是个皇帝。

  “……”

  没有谁再说话。

  在座的人都知道,自己这一次被康熙叫来,有很大的可能是充做此次整顿吏治的主力的。对此,无论是张廷玉,还是施世纶和尤明堂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张廷玉是经历的多了,施世纶和尤明堂也是有过了清理亏空的经验,所以都是处之泰然。可是,三人之外却还有一个赵申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