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各自打板
,将两份奏折往御案上一放,反而先朝三个上书房大臣问了起来。

  “皇上,无论此事到底是谁先挑出来的事儿,总督软禁提督,实在是有碍物听,传扬出去,大损朝廷颜面。所以,奴才以为,于中无论对错,都应担上不小地责任!”佟国维首先说道。

  “这话说得有理。无论怎么说,做事这么不分轻重,于中这个错是犯下了!”康熙点头,算是认同了佟国维的话。

  “皇上,于中虽然有错,可是,奴才以为,还是要先弄清事情的原委,才好处置。要不然,恐难免有人以为朝廷处事‘不公,!毕竟,于中也是我朝大将之一,不可轻忽。”马齐又说道。

  “不错,是老成之言!”康熙又点了一下头。

  “……”佟国维和马齐两人先后发言,书房里面就只剩下了张廷玉。可是,康熙三人的目光转过去的时候,却只看到这位张相爷在那里低眉顺眼的看着地面,好像是意图从乾清宫的金砖缝里找出几只蚂蚁的样子。

  “衡臣,你怎么看?”康熙的语气有些不耐。张廷玉哪都好,就是太闷了,闷到让人有时候忍不住想踹上他两脚。

  “回皇上,臣没什么看法!”张廷玉答道。

  “衡臣,皇上问话,你岂可不答?”佟国维插嘴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只是以为,云南远去京城数千里,消息传到京城之时,昆明之事不知已经变成了什么样。与其在此不着边际的猜测,不如阿灵阿和杨名时二人地奏折,再议定于中和蔡珽二人之过!”

  张廷玉没有理会佟国维,又朝康熙躬身说道。

  “你说地没错,可是,朕怕看了这两份奏折之后,更加生气啊!”

  听了张廷玉的劝谏,康熙又拿起那两份奏折看了看,苦笑着说道。

  “原来皇上是这个心思……”佟国维心中暗道。康熙是担心阿灵阿和杨名时的这两份奏折所说地内容不一样,各有包庇,让他无从决断。这才想先让他们猜测一番,至少,在这种不说明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定的罪名就算不准确,按照他们的心思,也不会太偏颇,不会有太大的失误。当然,这样做也有缺点,那就是很容易将犯事地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使事情不了了之。

  “看来皇上还是向着于中多一点啊!……”

  一个提督,而且是初来乍到的提督,跟总督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甚至连面也是第一次见,任是谁来猜想,也不可能认为是这个提督会胆上长毛,首先招惹总督。康熙自然也是能想到这一点,可他却不想去看奏折,那么。除了是因为向着于中。不想看到“真相”而对其降罪之外,佟国维找不到第二种合理的解释。

  “呵呵,真是想不到啊。……很好。很好!”佟国维动心思的时候,康熙也摆了一下手,翻开了阿灵阿两人的奏折看了起来,不过,出乎意料地,他却笑了起来。

  “不知皇上何事发笑?”马齐凑趣的问道。

  “这两封奏折写得都不错,你们也一齐吧!”康熙笑道。

  ………………

  平白!

  没有偏袒,没有其他的任何东西,只有叙述……佟国维、马齐、张廷玉三人挨个看了一遍阿灵阿和杨名时地两封奏折,都只看到了对事情从头到尾的叙述。中间竟没有掺杂任何一丝写奏折的人自己的观点。

  不过,对康熙四人来说,这样写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