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r />   经过了半小时,这个考场内几十个考生差不多来齐了,在考前十分钟,两位监考老师在讲台上拿着一份考生名单,一个一个地叫了名字点到。

  江秋月应了自己的名字,听到最后发现竟然有两个没来的,不知道是没及时赶到还是报名后不想参加了。

  考前五分钟,监考老师把语试卷发了下来,让众人写上姓名和考号,但是不让做卷子,因为时间还没到。

  江秋月拿到试卷,瞬间感到一股油墨味儿扑鼻而来,她拿起钢笔填好前头几栏身份信息,端正的小楷跃然纸上。

  为了有个好的卷面,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江秋月考前几个月特意练了练字体,争取把印象分提一提。

  个人信息写好后,她合上钢笔帽儿,把试卷翻了一遍,大致浏览了一下全部题目,心里有了数。

  时间刚到九点,随着学校内的校铃打响,考试正式开始了。

  考场内瞬间安静下来,只留下沙沙的落笔声,间或能听到偶尔翻转试卷的轻微响动。

  两位年纪颇大的监考老师也不闲着,一个站在讲台上双目湛湛地盯着下方几十号考生,另一个走下来在考场走道里悄默默地转悠,以防有人弄小动作。

  江秋月一开始没有急着动笔,先花了一两分钟把心里有数的题目记下,然后打开钢笔,开始下笔如有神。

  作为停滞了十几年的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是一场对人才选拔的试验,考试的题目远没有后来那么难做。

  试卷前面基本都是送分题,填词语、成语解释、句子改错等等,对于复习的很扎实的江秋月来说,看到后下一秒答案就写上了,回答的很是顺利。

  其古翻译作为一道大题,占分比倒是挺重的,江秋月斟酌着以大白话翻译了一番,直接写了上去。

  由于刚经历过那个时期,试题难免夹杂了几道关乎思想境界的题目。

  江秋月看到后心一晒,她就吹一吹新社会好了,虽然感觉吹的挺尬的,但是如此一来分数保险呐。

  又不是考政治和科学技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希望看在她写的一腔热血上,老师能多给几分。

  最后是重之重的作了,江秋月结合试卷上给的作题目和生活遇到的实事,一边叙事一边响应题目主题,顺便表达一下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忱,结尾再照例吹吹领导和社会建设等等。

  江秋月拿出写论的架势,一时写的兴起,钢笔刷刷地在卷面上写的飞,直到感觉上头落下一片阴影,才把她从写作的兴致拉出来。

  光线被遮挡,江秋月下意识抬头,看到下场走动的那个监考老师站在自己旁边,眼睛正盯着她的试卷瞧呢。

  江秋月不安地动了动,想把写完的作遮起来,她正在写到最后拍马屁的段落呢,感觉有点小羞耻。

  虽然她遮了一下,但是监考老师早就瞄到了她写的那些话,好笑地摇摇头,看她磨磨蹭蹭地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了,监考老师踱着步子走开,不再打扰她。

  江秋月擦了把汗,接着几行迅速把作结尾,然后自己前后阅读一遍,没写什么敏感的词汇和事件,想着即使拿不到好分数,也能打一个等吧。

  在江秋月检查试卷的过程,考场突然来了一群领导,进来看了一圈,带头的人还说了下考场内主要是哪些考生之类的事情,应是上头专门派下来监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