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天时间,完后就回来了,让她安心工作学习。

  江秋月哪能听不出他的画外音呢,只觉心头泛上甜蜜的滋味,勾着头不好意思地连连点头应好,保证会听他的话。

  说罢,院里有了动静,彭敬业一个眼色使过来,江秋月笑了笑,转身跑回看热闹的人群了。

  大家伙还没来得及问她打听出了什么,大队长家的大门打开,穿山装的那些人从里面走出来,由柳建国陪着向牛棚的方向而去。

  彭敬业大手一摆,士兵们列队迅速跟上了。

  剩下看热闹的村民们一时面面相觑,不知道又是来哪一出。

  平时牛棚那位置地处偏僻,临河村又不养牛,很少有人去那里晃悠,更不会特意去接触住在里面的臭老九们。

  今儿个大队长却领着疑似大官儿的人去牛棚,这是要出啥事了?

  围观的人纷纷如此想道。

  江秋月趁机溜回去了,不想留下被他们拉住问这问那的。

  既然平反工作刚开始进行,而且是低调开始,不打算先公布的样子,那么消息就不能从她嘴里传出去。

  等第一批有学识之士被带走,上头总会公开这件事,以后平反会更多,到时候就见怪不怪了。

  江秋月回去简单做了点午饭,一边吃饭一边打开收音机,收听京都广播电台的新闻消息,密切注意着以后的政策变动。

  下午刘爱英过来养殖处喂猪时,告诉江秋月那些住牛棚的老教授们全被山装给接走了,村里对这事议论纷纷的,大队长不让大家讨论,说等着上头指示。

  江秋月第二天去上班,先销了假,然后被告知要去食堂开会,到地方才知道所有做临时工活的知青都来了,当初负责安排他们的领导要给他们开会说事。

  一群人坐在那儿心忐忑,大致能猜到说的是以后他们的工作问题,毕竟师傅们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学徒要怎么安排,是走是留,这个问题要解决。

  留下的话,就要有那个能挑起师傅留下的摊子的能力,把工作做好了,厂里会给转成正式职工,户口迁到钢铁厂,从此以后就是吃商品粮的人,为钢铁厂的建设发光发热做贡献。

  不想挑担子或者没能力挑起来,要么等厂里找到了接替原来师傅的人手,知青继续给人打下手,要么直接不要临时工这份工作了,回村里好好当知青去。

  领导们下达了这样的解决办法,给知青们一天的考虑时间,说完就散会了。

  江秋月稍后回到狭小的办公室,坐在那儿,看着老教授原来的座位发起了呆。

  第126章

  江秋月放弃了在钢铁厂转成正式职工的机会,暂时做着临时工的工作,准备把王杉老教授留下的书稿整理翻译完毕,再放弃临时工的身份,回去专心备考。

  其实将要恢复高考的小道消息已经在耳朵灵通的人流传开了,不然陈华林清他们怎么会突然像打了鸡血似的跟着她一起学习。

  上头有点风吹草动,下边留心观察着的人很能反应过来,高考即将恢复的事早已在县领导层那里传开,有点门路的人或早或晚都能打听到。

  所以,钢铁厂开出的那个转为正式职工、解决户口问题的优厚条件,看似很诱人,实际上是想把人才留在厂里。

  首先,只有具有真材实料的人才能转正,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