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
��此而已,他们的悲剧起源于宗教,而他们的成功也起源于宗教,从一开始,中国就愿意接受他们。

  中国对犹太民族是如此的宽仁兼爱。

  在辽宁省震旦府、天津直辖府、山东省青岛府、上海直辖府、福州府、香港的国际公区都专门设置了犹太民族互助协会和犹太安置点,国会通过了《犹太人互助法案》,允许犹太人在任何情况下进入中国的国际公区暂住,等于是给犹太人免签条约,允许犹太人在没有任何签证的情况下在中国国际公区避难。

  上海杨浦国际公区实际上就是专门保留给犹太人的避难地,中央政斧和上海政斧陆续拨款修建该地区基建,扩建了数万栋公租房,本区警察局和移民局可以根据需要,给到上海避难的犹太人提供暂时的居住点,并且为他们联系工作,帮助他们在中国自食其力,度过在他们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

  利用同德国、波兰之间的特殊关系,帝国外务部和驻德国、波兰公使馆不断为当地的犹太人提供大量的庇护,发放了数十万计的签证,将他们从德国和波兰接走。

  在香港、上海和震旦经商的犹太人也联合起来捐赠款项,定期安排轮船从欧洲接送犹太人前往中国,中华慈善总会也会有定期的邮轮安排这样的集体转移,为犹太人提供政治避难。

  一部分犹太人在抵达中国之后会再乘船前往上海,大部分则在各种协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安排下,留在中国工作,虽然大多数的犹太人都没有中国所需要的那种的高知识和高素质技能,也并不富裕,但这并不一定就是直接关系到帝国的利益和需求。

  设身处地的想。

  如果东南亚继续大规模的屠杀华人,而中国正好处于一个混乱时期,人们是否希望能有一个国家站起来主持公道,虽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中国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世界新霸主,中国就有必要维持这个星球上最为普遍的公正,守护正义。

  除了向犹太人提供避难保护,帝国也继续向苏联和哈萨克斯坦的政治难民提供保护,即使苏联宣称那些是不履行人民义务的逃兵,即使苏联宣称那些是[***]的政治犯,帝国还是会为所有人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这一切只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华帝国可以做到这些事。

  帝国可以保卫正义,而不用太在意苏联和纳粹德国的想法。

  在1940年时期大约有超过730万的外国人生活在中华帝国的疆域中,其中约有1/2都还没有加入帝国国籍,随着帝国在世界上牢牢占据着第一强盛国的地位,涌入帝国疆域寻找机会,寻求生存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在帝国已经超过5亿人口的基数上,几百万,即便超过一千万的外国民族也不会让帝国有任何惊讶,帝国更欢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籍人才加入帝国的无限未来,但也不会无情的排斥那些痛苦的或者是怀抱着新希望的人们。

  世界就是这样。

  当第三次中曰战争已再无任何悬念,当帝国采取一种环形的封锁,将曰本封锁在贫瘠的本土岛屿之上,即便苏德战争正在进入生与死的决战之时,随着中华帝国恢复平静和稳定,世界也仿佛变得宁静下来。

  和平仿佛又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梦想。

  英国。

  它远离世界霸主的宝座已经越来越遥远,但在丘吉尔,还有英国政客们的心中,他们依然坚信大英帝国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伟大,拒绝接受中华帝国的再崛起,拒绝承认中华帝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新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