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宿离山下
br />   谭政甫想了想,道:“也好,但还是我带队吧,让弟兄们快点做好准备,下午两点30分正式启程。”

  身为参谋员的吴诤没有异议,他只是觉得曰军的举措很反常,同样的,谭政甫也知道这种情况似乎和第二集团军主力突进速度极快大有关联,只是他很难说清楚曰军的动机。

  或许是放弃在第一条防线的防守,将兵力大幅后缩,也可能是收缩兵力打伏击,这就要看曰军的最高方针是什么。

  谭政甫不需要想太多,他的任务是执行东北国防军第二集团军部的命令,只是他脑海里一直有着这样的疑问。

  显然是有问题的。

  全营准备的很妥当,作为帝国最为精锐的王牌山地师,203营的装备是很不错的,拥有12辆山地轻型履带侦察战车,在情况较为复杂的时候,他们会放弃这些侦察车。

  全营出击的话,这些侦察车还会背负着大量物资充当运输车。

  他们没有后勤队,每个人都是后勤兵,需要比其他部队的士兵平均多负重10斤左右,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们是山地部队,他们甚至连牵引火炮都没有,营里只有迫击炮和火箭筒。

  山地师和其他部队有许多的不同,他们是中央陆军最早采用迷彩服的部队,全员身穿新发配的40式军装,这一次是全军都开始配备迷彩服,但在颜色上,山地部队还是棕绿系迷彩。

  12辆山地轻型履带侦察车是全营的宝贝,不仅是迷彩漆色,还有新鲜的绿树枝叶进行伪装,全营5个连,加上营部指挥队总计773人,营部直辖的炮兵连配备六门105mm迫击炮,连部炮兵队配备两门80mm迫击炮,排一级辖编的迫击炮班装备一门60mm迫击炮,常规步兵师的迫击炮班则是装备80mm迫击炮。

  中国陆军相对世界在整体军事编制上一直是比较另类的,英法德美曰的步兵班全员通常是在10-12人,苏联通常也是12人左右,而帝国中央陆军每个步兵班一般是在13-15人之间,如陈武那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在基层一个步兵班能安排到20人左右。

  以曰军为例,曰军每个步兵中队会读力设有迫击炮小队,而帝国陆军则相当于是将这个迫击炮小队分拆开安置在各个步兵班内部,帝国陆军的每个步兵班通常拥有1挺轻机枪、12支m35突击步枪、2支m1930狙击步枪、1门60mm火箭筒,其中有两支突击步枪配备30mm榴弹发射器挂机,而在山地师,一个步兵班通常会有3-4支突击步枪配备榴弹挂机。

  陈武在第四集团军做了一个改编,将各迫击炮班和常规步兵班合并成一个大班,每个步兵班都有一门60mm口径的迫击炮,全员数量也增加到20人左右,此外,陈武通过自己在中央军部的关系说服蒋方震,将他的第四集团军的轻机枪大部分换成m38通用机枪。

  整装结束后,谭政甫带着自己的203营在下午3点左右从营部出发,沿着山路一路向曰军阵地西侧前进,山地师和各常规步兵师的侦察营都在战前更换了一批新装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微光夜视仪,这一装备在部队的大规模下发使得部队的野战和夜战能力大为增强。

  此次乱箭作战之前,由于东北国防军的微光夜视仪装备程度已经普及到班一级,平均每个步兵班都装配一套,整个作战计划中大幅度的将战斗安排在夜间进行,强调各部利用夜视优势和突击步枪的优势,大量在夜间主动搜寻战机,直属中央军部的特种作战第1师、第2师都已经调配至朝鲜战场,简称特1师、特2师,这两个师和空降1师、空降2师、空降3师加起来,5个师直属东北国防军军部,由蔡锷总司令亲自调配,此次也有一半投入到乱箭作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