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蔡锷、蒋方震来投(下)
�当即就道:“宋将军,我现在就是一个候补千总,您这里要是有个连长的差事,我就一定在您这里干了,别的地方给的待遇和位置再好,我也不去了。”

  眼下国内就是这样,这些毕业生回国之后也是到处找工作,有些名气比较高的还到处有人聘用,蔡锷、蓝天蔚、蒋方震都是这种典型,他们不仅有位置,还可以在各个总督、巡抚的差事里挑选最好的。

  蒋雁行、许葆英、舒方德是第一批留曰生,他们的运气反而不太好,三人目前都是各省新军小学堂的教官,郁郁不得志。

  宋彪思量片刻,和蒋雁行道:“先从营长做起,你此前都是当教官,没有实际带兵打仗的经验,位置太高学不到经验,吃不到胆略。其实从连长干起要更好一些,真正能磨砺到一些受用终身的东西,只是我这里确实是非常缺人。我给你开一个士官营,你的任务是半年时间内,为我培养一批能当排长的青年士官,先能凑活用的,后面再用两年,甚至是四五年的时间慢慢打磨吧,路总是要一步步的走。”

  蒋雁行大喜过望,道:“那就谢过宋将军了。”

  宋彪点着头,问其他人道:“你们呢?”

  蒋雁行已经混了一个营长的职务,大家自然都很有激情了,各自也纷纷要求从“连长”干起,宋彪就满足他们的要求,许葆英去炮兵营当副营长,这是因为俄国远东军那边派了一名资深炮兵上尉担任营长,许葆英的水平肯定不如别人。

  舒方德因为精通英文,家中累代经商,所学庞杂,他要求当连长,宋彪则将他留在身边担任指挥营的参谋官一职,实际上是给宋彪做副官。

  蒋方震也是如此,留在宋彪身边做参谋,但他单独负责筹建一个参谋作战科,而蔡锷和张孝淮都是同期派下去做营长。

  就在这个时期,宋彪的新兵也招募的差不多了,全师人员即将达到他预计的1.3万人,算是有了一个师级作战兵力的雏形。

  不管赵庭柱这些团长和蔡锷、蒋雁行等人的能力见识差距多少,团长的位置肯定是不能调动的,宋彪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就给自己刚认识的,并且是实际上并不信任的人封个团长的职务,带着他手下几千号人的部队。

  宋彪眼前的缺的恰恰是一些可用的营长。

  将这六人都招揽下来,也都按照他们的心愿安排了合适的位置后,宋彪才和蒋雁行、蔡锷等人说道:“其实我这里还是非常急缺人才的,如果要谈薪酬,我能开出来的薪酬绝对不低,如果要谈空间和抱负,我这里也绝对要比清军强很多,就算有一天,我的部队接受朝廷招安,我相信我所受到的节制也不会太多,因为我们可以借俄国人之力抵制朝廷。天下之势,民族之觉醒,民意之所在,我不用分析,你们可能比我还要清楚一些,如今就是这个局势,要做大事,须得有自己之武装。我这里绝对是最好之舞台,就是很多人现在误会我极深。所以,我希望诸位尽可能替我再多招揽一些同道中人,不要再走青木大佐那条路,我们中国人是讲仁义的,借债总是要还清的,而曰本人的人情债还是少借为妙。”

  蒋雁行当即道:“真是要联系的话,咱们这些人都能联系不少朋友和同学,薪酬都是小事,关键还是要和同学们解释清楚。这样吧,咱们都尽快写信给各自要好的同学,邀请他们一起来共事。”

  蔡锷道:“应当,应当。”

  宋彪大致观察一番,知道他们六人来这里也是要观察一段时间,这些邀请信恐怕又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写出去,好在他也是等得起的。

  他要求不高,只要能从曰军士官学校的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