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燕支古镇
��她比徐秀林还要老,脸上纵横交叉条条深沟,眼皮塌拉着,把眼睛盖成了三角形,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是一种料子极差的碎花布做成的。

  外婆看着我,激动的说话都有点说不出口。我扶着我外婆往镇子里走,和她解释说我爸在外面有点事情一下子脱不了身,等事情处理好了就会过来,先要我来帮忙。

  我外婆点点头,说我外公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明天下葬和办丧酒。

  转过一个树林子,燕支镇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小镇的地势比较好,后面是一片大山,前方是一条在缓缓流动的小溪,溪边还有很多镇民的菜园子,菜园子的中间,才是一大片老式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是白墙黑瓦,屋檐朝着天空飞扬,偶尔还会有几只机灵的麻雀冷不丁的叫几声,从高高的檐角上向着地上滑下去。

  外婆说,整个镇子还保存着以前的特色,没有一栋是用水泥钢筋做成的房子,全部是占地一亩三分地的老房,夏天可舒爽了,连风扇都可以不用。

  那我笑着说要是身的这么舒服的话,我就不回家帮我爸看店了,就在这里住下来。

  外婆很高兴,说只要我不嫌弃这里偏僻就行,说着带我走到一栋老式黑瓦白墙的房子前面,推开门,对我说到家了。

  屋里阴暗的很,和外婆说的一样,真的是凉飕飕的。外婆家里有电灯,但是却没有电视之类可以娱乐的东西,连可以给手机充电的插座也没有。

  我见这条件,顿时就傻眼了,也不知道外婆是怎么熬过来的,还好在这里只是几天的时间,不然的话,我真的是要奔溃。

  晚上本是要去灵堂守夜的,但外婆不忍让我熬着,便要我早点睡,明天下葬的时间是早上五点半,要我早点起来赶上外公上山入葬就好。

  早上五点半入藏?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早的入藏,但是每个地方的风俗都是不一样,这也能理解。

  我一人在这么老的房子里睡,半夜还有老鼠,楼板上“嘭嘭嘭……”的响个不停,就像是有人在楼板上使劲的敲打一般,渗人的很。好不容易熬到凌晨四点,刚眯一会,天微亮,外婆便在门外喊我起床。

  我迷迷糊糊的起来,外婆在屋里忙着拿贡品之类的东西,似乎时间很紧,往我怀里塞了白帽白褂子,拉着我就往屋外走。

  外面的天还没有亮,镇民们也都还没起来,但是灵堂里的喇叭声却是热闹,混着几个哭丧妇干嚎的惨烈的声音,把我的意识惊醒了些。

  外公的棺材从灵堂里抬出来,外婆叫我哭,我便学着几个哭丧妇的哭声哭的惨烈,外婆之前交代过,哭的越惨烈,就越能体现外公是个好人,下辈子啊,就能投胎个好人家。这几个哭丧妇当然是请过来的,她们见我哭的悲烈,以为我是来真的,怕哭的不好不给钱,也便用袖子捂住脸,加大声音的嚎了起来。

  外公是要葬在镇子后的后凉山,离镇子大约有一里左右的路程。到了上山路口,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据说死者入山,是要先给山神上香的。外婆叫我端着贡品,她来点香烛,可是还没等外婆把贡品给我,忽然想到了什么似得,大声一喊:

  “哎呀,小薇,我这老糊涂,忘记拿香烛了!”

  忘记拿香烛?这可是对死者神灵不敬,我赶紧的和外婆说要不我先回去拿过来?

  眼下除了这个办法,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外婆点了下头,叫我路上小心点,早去早回。

  我一路的往回跑,挂在胸口装有面皮的桃花形盒子左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