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甲午败将
资财,却是不用如此节俭。他来自物资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对吃穿用度的标准一向放得很宽。自从做买卖赚到钱后,杨邵文一家的生活用度颇为“奢靡”,就是一般的地主家里,也没法如他一般每顿大鱼大肉的。

  饭馆茶楼是个消息灵通的地方。尤其是武进县这种水路汇聚之地,各种江湖传闻、朝廷秘辛、大宅院恩怨抑或南北商讯,俱在南来北往的商旅和食客的悠悠之口。

  杨邵文也是个买卖人了,多听些消息对他也是必要的。

  “哎,想不到啊,想不到。我们堂堂的大清国,竟然连个东洋的倭人也打不过。”

  “丢人,实在丢人!陆路大败,水师尽毁,一败涂地!”

  一进饭馆门,杨邵文就听见里边议论汹汹,群情激奋。他稍稍一想,就知道他们说的是满清与日寇的甲午战争。他这段时间,一门心思的扎在乡下收土布,与这件“国家大事”倒是给淡忘了。想来,甲午战败的消息也传到武进这样的小县城了。

  饭馆的食客大多是些外地的商人,议论声最多的也是这些人。

  “清廷平定了太平匪乱后,还以为慢慢中兴了呢。如今呢,朝鲜丢了,辽东丢了,水师没了,谁想得到啊?就是与西洋人交战,也没败得如此之惨”

  “我看这个大清真的是快完蛋了。打不过西洋人也就罢了,竟然连倭人都欺到门前。”

  眼见在座的食客们越说越大逆不道,饭馆的店小二赶紧阻止,他指指堂中的木牌:“各位客官,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鸟的莫谈国事,再过些时日,怕是这鸟朝廷也没了,也就真没什么国事好谈了!”

  话虽如此,食客们虽然还为甲午战败的事骂骂咧咧,但对清廷太过大逆不道的言论还是收敛不少。显然,清廷虽然在外威风尽丧,对内的老百姓还是有点威慑力的。

  大家更多的开始唉声叹气,长吁短叹。

  “听说了吗?李中堂与日本人签的条约,要赔二万万两白银呢!”

  “二万万两!”众人一阵的头晕眼花,很多人甚至不敢想象二万万两是多大的数目。

  “哎,这些赔款,最后还不得落到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头上!”

  “都怪那些当兵的没用。尤其是那什么北洋水师,花了那么多钱建起来的,还大吹法螺说什么亚东第一,原来却是一群银枪蜡杆头,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废物!”

  “嘭!”的一声巨响。在东边偏僻角落处,一个满脸胡须,头发散乱的汉子将手中的杯子一震,猛然站起,对着刚才说话的食客怒声喝道:“你说谁是废物,谁是银枪蜡杆头?”

  “你激动个什么劲!”那食客看他凶神恶煞的模样,心里有些发虚:“我说的是水师的那班废物。他们打了打败仗,还不许人骂几句?”

  “妈的!老子就是北洋水师的,你有种再骂几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