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
贾赦现在是这样,难保以后不会变,人性是最难掌控的东西。

  胤禟这么说,大臣们果然就打鸡血了,他们相继站出来表态,说什么贤圣天师这样的大能者,对朝廷对百姓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咱们不能让这样的人才寒心。他本人早就知道夫人死于非命,为何不说?不就是怕影响朝廷团结带来不利后果,这样高义之人,不当亏待。

  大家伙儿心里都明白,能够把事情做得这么周全,如今才闹开,铁定不是什么普通人。他们也顾不得了,只要不是自己,一个个都底气十足的说大空话,一边吹捧贾恩候,一边给康熙施压。

  都说了他夫人是枉死,查不出凶手直接没脸续弦。

  君子一诺千金。

  贾恩候什么人物,他说了这样的话,还被九爷当朝点破,会自打脸?要想将自家姑娘推销出去就只能帮着将凶手揪出来了。

  阿弥陀佛,真是对不起。

  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按理说,在这个领域,顺天府和大理寺才是权威,不过,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康熙心里头有数,这事老九掺和进来就说明,贾赦在其中扮演了角色,很有可能这封信就是出自他本人之手。贾赦此人看似不羁,实际想事情是很周全的,看看被点名的这人就知道。

  大臣们不清楚,看过这封信的却清楚得很。

  知情人士都不客气的将大臣的名字写出来了。

  康熙给御史台的使了个眼色,让他们闭嘴。

  然后将事情交给顺天府和大理寺合办,顺天府尹相当洋气的说自己已经察觉到事有蹊跷,早先就派三大名捕查案去了,这当下,他是受了赞许,殊不知却和某些大人结了仇。

  首先是犯下凶案那一家子。

  然后就是与他同一阵营的知情者。

  当初没想到会有今天,做得其实并不干净,外人不知道,却让相熟之人拿了不少把柄。

  康熙想多了。

  满朝文武都想多了。

  没犯案的等着真凶被揪出来。

  动手的那人悔得肠子都青了。

  他连夜想对策将所有痕迹清除干净还是没用,那么多人同时关注一件事,可疑之人的名单很快就拿出来,三天之内,真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