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论绝艺,一灯托付
心中暗想:自己是不是先去把“独孤九剑”给学了。

  朱子柳道:“师弟一语,让老哥无地自容,以前种种之疑惑终于豁然开朗,见识到武学之正道。招式多不算英雄,万端变化融成一式方是真的绝艺,老哥受教了。”

  “师兄见笑了,小弟不过纸上谈兵,师兄别放在心上。”李浩然笑着说,自己虽然学会了几项神功,但是还真没有出手对敌的机会,平时也是和段素素戏耍而已。

  朱子柳暗想:这可是金玉良言啊,灵鹫不愧是百年前武学之圣地,师弟小小年纪居然有此见识,自己未来之路还是很长啊,千万莫学坐井观天之事。

  之后数日,两人说文论武、弹琴弄弦,好不投机,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朱子柳胜在见多识广,而李浩然虽然大门不出,但他胜在口齿伶俐,并且多了几百年的知识,不时冒出的经典看法让朱子柳大有深得我心之感。

  这些时日,李浩然除了陪朱子柳说话之外,也抽时间向一灯大师讨教“一阳指”的经验,一灯大师倒也没有藏私,尽数传授,让李浩然一日千里,而朱子柳在旁聆听,却也受益非浅。

  同时,李浩然也知道一灯大师为何不学“北冥神功”了,原来留在灵鹫宫的只是孤本,而段誉那书呆子认为此功有伤天和,并没有传给段氏后人,让段家白白错过雄称武林的机会。一灯大师担心“六脉神功”绝传,于是将段素素送来缥缈峰,学那传说中的“北冥神功”。

  这日午时,朱子柳、段素素、李浩然坐在院中,正倾听一灯大师诉说段家“六脉神剑”之秘事,听他一灯大师沉声道:“老纳祖父宣仁帝无意学得逍遥绝学‘北冥神功’,而后多次奇遇,吸得数百年功力。祖父乃武学奇才,仅仅看过一次‘六脉神剑’剑谱,便将六脉学成。素素曾言,贤侄亦练过‘六脉神剑’,想来也知‘六脉神剑’最基本的要求,不过贤侄是否猜出老纳不学‘六脉神剑’的原因?”

  “‘六脉神剑’博大精深,要学此项神功,必须拥有两个基础,一是个人悟性。其二就是内力深厚,创下这门绝学的段家前辈必然天质过人。依小侄猜测,这位前辈要么得了什么奇遇导致功力大增,并创下如是绝艺,然奇遇之所以为奇遇,就是万年难得一见,段氏先祖断不会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奇遇,进而导致绝艺失传。所以,一定留下了修练心法。”

  一灯大师心道:世侄真是聪明无比,如此都猜测出来,想再探探李浩然的底,于是不露声色地问道:“观世侄神色,似乎尚有话说,莫不是有了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小侄这也是推测,不尽不善之处还望世伯见谅。”深吸了一口气,李浩然正色道:“段家心法应该与‘六脉神剑’有共通之处,然而‘六脉神剑’誉为世上第一奇功,霸道无匹、剑出伤人,而大理段氏历来信佛,不忍多造杀戮,于是段家的祖先在心法上动了手脚。大理‘一阳指’威力远不如‘六脉神剑’,然其至刚至阳之气恰恰是邪派武学克星,若将‘一阳指’练至大成,段家足以威震武林。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世伯名列‘中原五绝’看出。我想,段家心法被故意歪曲了一段,然而并无危险,只是功力增长的速度放慢,如果在某个年龄阶段能够突破瓶颈,或者‘一阳指’练至一品,想来便能直接修炼‘六脉神剑’了,否则,这绝世武学岂不有失传的危险?”

  李浩然是个武侠迷,看《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对一灯大师没有修练“六脉神剑”感到奇怪。于是进行各种推测,最后他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段誉身上,因为无论从段誉的性格、信仰等方面来分析,他都不愿意让后人随随便便就学成霸道无比的“六脉神剑”,然而,依他孝顺的本性也断不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