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好,那他的精力都用到哪里去了?
自然是书上。
能进翰林院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认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老翰林的才学不用怀疑。
那藏书阁虽然叫做阁,但实际上并不大,完全比不上后世林正见过的那些图书馆。这个时代的书本来就不少,被老翰林拿走一部分之后,留下来的都是四书五经那样的寻常书籍。
不过这些书也是让林正大开眼界。
不是没看过,而是每本书都被翻过,不过保存得好,装订整理的都很细致,特别是上面密密麻麻的注解。
这才是真正的珍宝。
那位老翰林不知道把这些书读过多少遍,每看一边,他就记上一些心得,有些是疑问,有些是注解。
弄得那些书,中间的正文空的极开,旁边的小字却写得一堆,比正文还要多。
林正翻阅这些书籍,仿佛看到了一个老人大半辈子的心血。
最后留下的书只有三四百本,但是本本都是如此,林正每每看到都想感叹一声。
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是真正的学子。
林正远在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学的也是四书五经,但是学院的老师学问不比这位老翰林,林正虽然学得扎实,但还总是差一些。
得了这些东西,他是视如珍宝,每日研读。
赵容觉得林正读书辛苦,每日送糕点送补汤的,林正这个冬天倒是长胖了些。
年关将至,他也不去管事,就只是读书。
最后过年前,还是赵容与他说,他才惊觉已经要过年了。
这样废寝忘食沉浸在学海中的感觉是极好的。猝然脱离,林正有些反应不过来,却也觉得十分满足。
过个年正好轻松一下,因为京城中并无什么亲眷,应酬也不多,这个年过得也轻松。
除夕夜一家人守岁,聊着天,和和乐乐的,很是温馨。
不过也只是过年这两天,林正马上又开始读书了。
沈重山那般的家学,自己也甚为努力,都要缓上几年才有把握中进士。
他论起学识比沈重山还要差了不少,自然更要努力了,而且他最近有个想法,已经开始做了,觉得很有帮助,正打算继续做下去,给自己放个小假可以,但千万不能把这难得的势头给散了。
自然是书上。
能进翰林院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认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老翰林的才学不用怀疑。
那藏书阁虽然叫做阁,但实际上并不大,完全比不上后世林正见过的那些图书馆。这个时代的书本来就不少,被老翰林拿走一部分之后,留下来的都是四书五经那样的寻常书籍。
不过这些书也是让林正大开眼界。
不是没看过,而是每本书都被翻过,不过保存得好,装订整理的都很细致,特别是上面密密麻麻的注解。
这才是真正的珍宝。
那位老翰林不知道把这些书读过多少遍,每看一边,他就记上一些心得,有些是疑问,有些是注解。
弄得那些书,中间的正文空的极开,旁边的小字却写得一堆,比正文还要多。
林正翻阅这些书籍,仿佛看到了一个老人大半辈子的心血。
最后留下的书只有三四百本,但是本本都是如此,林正每每看到都想感叹一声。
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是真正的学子。
林正远在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学的也是四书五经,但是学院的老师学问不比这位老翰林,林正虽然学得扎实,但还总是差一些。
得了这些东西,他是视如珍宝,每日研读。
赵容觉得林正读书辛苦,每日送糕点送补汤的,林正这个冬天倒是长胖了些。
年关将至,他也不去管事,就只是读书。
最后过年前,还是赵容与他说,他才惊觉已经要过年了。
这样废寝忘食沉浸在学海中的感觉是极好的。猝然脱离,林正有些反应不过来,却也觉得十分满足。
过个年正好轻松一下,因为京城中并无什么亲眷,应酬也不多,这个年过得也轻松。
除夕夜一家人守岁,聊着天,和和乐乐的,很是温馨。
不过也只是过年这两天,林正马上又开始读书了。
沈重山那般的家学,自己也甚为努力,都要缓上几年才有把握中进士。
他论起学识比沈重山还要差了不少,自然更要努力了,而且他最近有个想法,已经开始做了,觉得很有帮助,正打算继续做下去,给自己放个小假可以,但千万不能把这难得的势头给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