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赵容去过最远的地方也是在徐州内,虽然是大家之女,但她鲜少出远门,在这个时代女子多半都是如此。

  一路沿河北上,她和林正倒是没什么事情,只是有几个仆役不太适应,一路吐得不行。林正拿了两个止吐的法子,最后也都是喝了些药,昏睡过去。

  赵容很想知道丈夫出门那几年到底做了什么,林正一路与她谈天说地,沿路风光乡土人情他都说不少,显然不少地方都是真的去过,还待了一段时间的样子。

  听说离家的时候丈夫只有十二三岁,背着卖地换来的十两银子怀里踹了几个比石头还硬的饼子就离开了家,过了五六年才回家,然后就开始读书。

  十二三岁啊,赵家十多岁的孩子都是上族学读书的,她丈夫却已经出外打拼了。

  林正的皮肤有些黑,这是以前他在书院不被其他同窗喜欢的原因之一。赵容第一眼看到他,也觉得他像个农夫多过秀才。听林母说,林正现在已经是养白了不少,最开始回来的时候,那黑得就如同炭里滚了几圈似的。

  一定非常辛苦吧。

  年纪小,背后又无依靠,只能只手打拼。

  因为兴趣,赵容特意问了那香胰子和花露水的事情。配方是他丈夫的,里面请人场地也都是他丈夫做的,甚至后期怎么卖东西都是他丈夫想的法子,但是丈夫只占了不到半成的股。真正的大老板占了八成的那位,什么都没做,只是借给了丈夫五百两银子,现在每年就能收入万两。

  而这种吃亏的事情,她丈夫做得还不少。甚至连一丝埋怨都没有。

  最开始的那些铺子厂子股份都是很少,到了后面股份才多了起来,但是也都没有过半。

  赵家书香门第看不起商家,但不代表不了解,赵容从这些事情不难看出自己丈夫在买卖上的天赋。

  丈夫无心商道,一心科举,赵容觉得庆幸。但是想到那些股份,又有点可惜,明明可以拿到更多,但是却不争取。她管着账,总是有些心疼钱。

  这次出远门,林正陪她谈天说地,一路上还乘着船靠岸的时候,下船给她买了礼物,虽然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但是她也非常高兴。

  半月后,她们到了京城。

  天子脚下,一朝都城。

  这样的地方,不是那个赵家说两句县太爷都要给面子的徐州,在这里,她和丈夫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人,望着高耸的城墙,她心中总有些不安,就像个刚进城的乡下小姑娘一般。

  大约是快到了,路上行人很多,车队停下,赵容就掀开车厢侧边的小帘子与林正说话。

  “夫君,你说的那位友人安排好了一切吗?这次人多,我总怕不够周全,房子总要我们看过再买,住在旅店花费太多。”赵容担心的问道,距离京城越近,她就越是唠叨,这几个问题反复的说。

  这古代传信也不太方便,赵容看过夫君给友人写的信,先前还不觉得,如今却觉得丈夫写得太简单了,要是那个朋友没办好呢?

  “也就是忙几天的事情,过来的时候,你也不是准备东西准备了几天吗?”林正颇为无奈的看看身后的车队。

  虽然他已经尽量轻车简行了,但是如今的时间入了冬就算不太冷,那衣服被褥也要占去大半的位置,他们也是带了十多口箱子,人力马车还雇了车一行二十多人,也有些浩浩荡荡的架势。

  “容儿也别太担心,正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