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表弟,这亲戚是早就有的,先前躲着我,如今迎上来,这是什么人?”
说这话是赵宇洵带着些怪味,显然对宋成文并无好感。
“我倒是有些替二妹担心,宋成文看上去风度翩翩少年郎,才华横溢,但是到底年轻了些,总爱听人挑拨,听得学院之人说上几句就会避着我,这般没有识人之明,耳根子软的人,二妹又是那个脾气,估计两人成婚少不得有些摩擦。现在他倒是这次得了案首,不少人都围着他,性格更是傲起来了,以为自己是什么第一才子,还夸口要拿下乡试案首。虽然与我说了几句,却像是施舍般,真是惹人生厌。”
王姨娘踟蹰一下,道:“宋家表弟不是这样的人吧?兴许是你误会了,夫人可是看好他的。”
赵宇洵摇摇头:“姨娘,你们在内宅相看又能看出几分真?算了,不提他了。母亲的决定哪里是我能质疑的,宋成文也就是有点毛病,哪个人没有毛病呢?二妹婚事将近,三妹的婚事姨娘有什么打算?二妹三妹同月生的,现在母亲光顾着二妹了,倒是没为三妹打算打算。”
王姨娘有些遗憾的说道:“本来中意宋二郎的,但大郎既然要与冉姑娘结亲,那这么婚事自然成不了了,我还没想到新的人选。”
赵容听着哥哥对宋成文的评价陷入了沉思,她也是见过这个表哥的,但是基本上没说过什么话。若是真如哥哥所言,那宋成文这样的,的确不算什么良配。二姐嫁入宋家,可以说是低嫁,以前也没察觉到她对大表哥有好感,她应该并不是很乐意这门亲事的吧。
赵宇洵这边,听到三妹的婚事没有着落,不忧反喜,道:“那正好,我有一同窗好友,也是本榜秀才,排名第二,也是一表人才,今年二十有三,仍未娶妻。姨娘,你可以考虑看看。”
赵容立马清醒,马上叫道:“哥!”
自己预想的婚事黄了,就算换一个,也不用这么着急吧,她又不是嫁不出去!
“容儿,你哥也是为你好。洵儿,你且说说那家人的情况。”王姨娘拉住赵容的手,安抚道。
既然宋家不可能了,她想着还是让女儿早早忘了这件事,儿子说说也无妨。
“那人名叫林正,是陵县人,父亲早亡……”赵宇洵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王姨娘听着,觉得虽然那人家境贫困,但若是真的为人好又有才华,倒也可以考虑一番。
她原本是家中庶女,王家也不比赵家,在赵家做妾二十多年,她自然知道做妾的不好,也知道大家族的心酸。在她看来嫁给一个有才华家庭简单的男子,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表风光又如何,只有过的好才是真的。
赵容年少,并不知道这些,此刻她又羞又气,听不进哥哥丁点话。
只觉得那叫做林正的差极了,怎么配得上自己。
赵宇洵一番话说完,见母亲露出满意之色,笑了笑,便道:“我这说出来也是给母亲做做参考。我与那林正同窗几年,见了他的本事,知他才华,此人现在虽然不显,但是有朝一日必会青云直上。”
王姨娘听出儿子的对那个林正的推崇,自己儿子其实也有点心高气傲,能够让他心服口服,想来那林正也有过人之处。
几日后,谢师宴。
古代师承关系极为重要,虽然只是院试,但是谢师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的谢师�
说这话是赵宇洵带着些怪味,显然对宋成文并无好感。
“我倒是有些替二妹担心,宋成文看上去风度翩翩少年郎,才华横溢,但是到底年轻了些,总爱听人挑拨,听得学院之人说上几句就会避着我,这般没有识人之明,耳根子软的人,二妹又是那个脾气,估计两人成婚少不得有些摩擦。现在他倒是这次得了案首,不少人都围着他,性格更是傲起来了,以为自己是什么第一才子,还夸口要拿下乡试案首。虽然与我说了几句,却像是施舍般,真是惹人生厌。”
王姨娘踟蹰一下,道:“宋家表弟不是这样的人吧?兴许是你误会了,夫人可是看好他的。”
赵宇洵摇摇头:“姨娘,你们在内宅相看又能看出几分真?算了,不提他了。母亲的决定哪里是我能质疑的,宋成文也就是有点毛病,哪个人没有毛病呢?二妹婚事将近,三妹的婚事姨娘有什么打算?二妹三妹同月生的,现在母亲光顾着二妹了,倒是没为三妹打算打算。”
王姨娘有些遗憾的说道:“本来中意宋二郎的,但大郎既然要与冉姑娘结亲,那这么婚事自然成不了了,我还没想到新的人选。”
赵容听着哥哥对宋成文的评价陷入了沉思,她也是见过这个表哥的,但是基本上没说过什么话。若是真如哥哥所言,那宋成文这样的,的确不算什么良配。二姐嫁入宋家,可以说是低嫁,以前也没察觉到她对大表哥有好感,她应该并不是很乐意这门亲事的吧。
赵宇洵这边,听到三妹的婚事没有着落,不忧反喜,道:“那正好,我有一同窗好友,也是本榜秀才,排名第二,也是一表人才,今年二十有三,仍未娶妻。姨娘,你可以考虑看看。”
赵容立马清醒,马上叫道:“哥!”
自己预想的婚事黄了,就算换一个,也不用这么着急吧,她又不是嫁不出去!
“容儿,你哥也是为你好。洵儿,你且说说那家人的情况。”王姨娘拉住赵容的手,安抚道。
既然宋家不可能了,她想着还是让女儿早早忘了这件事,儿子说说也无妨。
“那人名叫林正,是陵县人,父亲早亡……”赵宇洵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王姨娘听着,觉得虽然那人家境贫困,但若是真的为人好又有才华,倒也可以考虑一番。
她原本是家中庶女,王家也不比赵家,在赵家做妾二十多年,她自然知道做妾的不好,也知道大家族的心酸。在她看来嫁给一个有才华家庭简单的男子,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表风光又如何,只有过的好才是真的。
赵容年少,并不知道这些,此刻她又羞又气,听不进哥哥丁点话。
只觉得那叫做林正的差极了,怎么配得上自己。
赵宇洵一番话说完,见母亲露出满意之色,笑了笑,便道:“我这说出来也是给母亲做做参考。我与那林正同窗几年,见了他的本事,知他才华,此人现在虽然不显,但是有朝一日必会青云直上。”
王姨娘听出儿子的对那个林正的推崇,自己儿子其实也有点心高气傲,能够让他心服口服,想来那林正也有过人之处。
几日后,谢师宴。
古代师承关系极为重要,虽然只是院试,但是谢师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的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