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宏

  蔡榜和蒋百里二人毕竟不是西南的土著官员,半路加入西南,如今看到中华走到了这一步,实在是唏嘘感慨。

  眼前这位委员长,仿佛和二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依然是和蔼,笑意常在,给人一种学者型元首的感觉。没想到,整个中华随着他从东11梨树坪发家,三十年过去了,居然一步步走到了如今这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我认为蔡部长的有道理,前段时间我看到报纸上有一篇社论很有意思,评论者认为,中国即便不快速推行帝制,也可以改名,共和国已经不再合适如今的中华称谓,改名为中华帝国或许更能ji发人们心中的帝国雄心。”

  宣传部韦三才适时插嘴道。

  “嗯,这篇报道我也看了,的有一些道理,帝制恢复与否我们可以暂且不讨论,改国号的事情可以论证一下,共和国这个称谓确实不如帝国让人感觉大气和自豪。”张蜀生笑着道,他是很赞同改为中华帝国的,建国之初没有实行这个称谓,主要是因为那时候中国的国力远不如如今,面临的问题也不如如今复杂。

  “太好了,政务院会联合各部门进行论证的,如果能赶上明年的国庆就太好了。”这时就连平日里老成持重的政务院总理周国来都忍不住拊掌笑道。

  众人又是一番讨论后,张蜀生最后道“德国人提出的物资援助可以答应他们,毕竟现成的中东石油和储备黄金我们都是有大用途的。即便我们以后能够占领中东,能够抢回来黄金,也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疆域的扩充,国力的继续增强,大量的能源,稀有金属,黄金是我们亟需的。

  德国人的采购,正好可以让我们将库存和现有的劣质装备淘汰下来,给他们用,他们却能以此压倒苏联人,抗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颠覆纳粹政权的阴谋。

  技术就不要给了,没有装备可以来买嘛,反正他们不是要出人帮忙修铁路嘛,以后也是很方便运输的。

  至于我们答应提供娄易的武器装备清单,就要看德国人最终的底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