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报仇
msp; 记忆中,自己怕冷,父亲最喜欢拉着自己的手,在大冬天地将自己的小手藏在他的大袖子中,用体温来温暖自己的小手。
按照父亲的意思,只等自己长大,就要接他的班,行医救人,再娶一房贤惠的媳妇,像母亲一样,男主医女主药房,把祖传的门生经营的好好的。
然而,那些***子屠夫的到来,毁了自己的家庭,杀害了自己的父母,更毁掉了自己一生。
辗转回到中国境内后,自己的生活变得孤苦伶仃,只有依靠对中医的天分,在一家中医铺子做碾药切药的学徒。
虽然那个年代,生活困苦,但勤劳肯干的自己,却获得了老中医的刮目相看,认为自己能够继承他的祖业,把女儿和中医铺子都交到了他手中。
随后几十年,生活在黑河的他,见惯了来来去去的侵略者,有毛子,有***鬼子,但他的生活总算没有继续坏下去。
十一年前,新中国成立,黑河迎来了春天,包括他在内的黑河人民彻底脱离了日日夜夜战战兢兢,生怕***子或者鬼子来搞种族灭绝屠杀的日子。
五年前,妻子病逝,孙子出世了。
三年前,一个海兰泡惨案的幸存者,当年大他六岁的一个邻街大哥神秘兮兮地找到了他,这个一直在海兰泡和黑龙江两地来回倒腾的倒爷,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济民啊,老哥给你说个事儿,你还记得,当年我们那一街人,在江边被屠杀的事情不?我在海兰泡,好像又看到了那个刀疤脸小队长……加上他,老子的本子上,记了十二个***子了……”
大哥胡山海的突然来临,打乱了他的生活,但也为他带来了最重要的消息。
虽然,之前许多人都在说,当年的侩子手***子,有不少人在大屠杀后都分享了到了胜利的果实,不但占据了海兰泡的中国人财产,还在那里当上了官员,最后定居了下来。
这也是胡山海长期流窜做倒爷的原因。
他一直在暗中查访,当年屠杀中国人的***子侩子手,想要找出真凶报仇。
当年参与屠杀的***子实在是很多,他找到的那十一个***子都不是他们屠杀那一条街的侩子手。直到他遇到了那个伤疤脸苏联老头,那个特别到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标志,一眼就勾起了他所有的回忆。
当年那一条街,活下来的人里面,不超过五个,其他的几人先后去世,只有年纪较小的胡山海和林济民活了下来。
胡山海顺其自然地找到了林济民,妻子早已去世,儿子已经成家立业的林济民当即就决定,带上家伙,去海兰泡看看。
国防军堆满各大报纸头条的节节胜利,让他看到了一线报仇的希望。
“苟活人世数十载,上愧对父母,下愧对一颗良心。”
林济民望着黑龙江水叹道,随即走到江边,从帆布包里掏出了一点纸钱和香蜡,把香蜡点燃,再把一张张纸钱点燃,撒入黑龙江江水中。
“爹!娘!我又来看你们了……”
江边渡口的国防军士兵虽然看到了远处的动静,还拿起望远镜看了看,最终却是叹息了一声。
“那是做什么的?”一名士兵小声地问班长。
“***子造的孽,你刚来,这半年来江边烧钱纸的,不下几十人,可怜……”国防军的这名卫戍班长叹息一声,指着江边说道,“对�
按照父亲的意思,只等自己长大,就要接他的班,行医救人,再娶一房贤惠的媳妇,像母亲一样,男主医女主药房,把祖传的门生经营的好好的。
然而,那些***子屠夫的到来,毁了自己的家庭,杀害了自己的父母,更毁掉了自己一生。
辗转回到中国境内后,自己的生活变得孤苦伶仃,只有依靠对中医的天分,在一家中医铺子做碾药切药的学徒。
虽然那个年代,生活困苦,但勤劳肯干的自己,却获得了老中医的刮目相看,认为自己能够继承他的祖业,把女儿和中医铺子都交到了他手中。
随后几十年,生活在黑河的他,见惯了来来去去的侵略者,有毛子,有***鬼子,但他的生活总算没有继续坏下去。
十一年前,新中国成立,黑河迎来了春天,包括他在内的黑河人民彻底脱离了日日夜夜战战兢兢,生怕***子或者鬼子来搞种族灭绝屠杀的日子。
五年前,妻子病逝,孙子出世了。
三年前,一个海兰泡惨案的幸存者,当年大他六岁的一个邻街大哥神秘兮兮地找到了他,这个一直在海兰泡和黑龙江两地来回倒腾的倒爷,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济民啊,老哥给你说个事儿,你还记得,当年我们那一街人,在江边被屠杀的事情不?我在海兰泡,好像又看到了那个刀疤脸小队长……加上他,老子的本子上,记了十二个***子了……”
大哥胡山海的突然来临,打乱了他的生活,但也为他带来了最重要的消息。
虽然,之前许多人都在说,当年的侩子手***子,有不少人在大屠杀后都分享了到了胜利的果实,不但占据了海兰泡的中国人财产,还在那里当上了官员,最后定居了下来。
这也是胡山海长期流窜做倒爷的原因。
他一直在暗中查访,当年屠杀中国人的***子侩子手,想要找出真凶报仇。
当年参与屠杀的***子实在是很多,他找到的那十一个***子都不是他们屠杀那一条街的侩子手。直到他遇到了那个伤疤脸苏联老头,那个特别到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标志,一眼就勾起了他所有的回忆。
当年那一条街,活下来的人里面,不超过五个,其他的几人先后去世,只有年纪较小的胡山海和林济民活了下来。
胡山海顺其自然地找到了林济民,妻子早已去世,儿子已经成家立业的林济民当即就决定,带上家伙,去海兰泡看看。
国防军堆满各大报纸头条的节节胜利,让他看到了一线报仇的希望。
“苟活人世数十载,上愧对父母,下愧对一颗良心。”
林济民望着黑龙江水叹道,随即走到江边,从帆布包里掏出了一点纸钱和香蜡,把香蜡点燃,再把一张张纸钱点燃,撒入黑龙江江水中。
“爹!娘!我又来看你们了……”
江边渡口的国防军士兵虽然看到了远处的动静,还拿起望远镜看了看,最终却是叹息了一声。
“那是做什么的?”一名士兵小声地问班长。
“***子造的孽,你刚来,这半年来江边烧钱纸的,不下几十人,可怜……”国防军的这名卫戍班长叹息一声,指着江边说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