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世纪大移民:中华儿女有力量
br />   “……”

  罗文安闻言,闷声喝酒,旁边老爷子不说话,罗文安的婆娘倒是心思活络,对于她来说,什么故土难离这事情完全不存在,娘家虽然还有亲戚,但也不是很亲那种,她的心思,全牵挂在那十亩地上。

  “一百亩地就不说了,这就是二十亩地,我也不敢想了。”罗文安的婆娘,叹息道,她就吃亏在没文化,但知道那是很多土地。

  “婶啊,二十亩地,就是12000多个平方,一百多米长,一百多米宽,或者说,三四十长长,几十丈宽,从这门口,一直走到那东头榕树下。”宋高明简单地形容了一下。

  他知道,十亩地,如果是当年学校的操场,那看起来并不多,但是,如果这些面积全是土地,那就很吓人了。

  “这要是一百亩……”

  罗文安不敢想了,这要是有一百亩……

  “要是有一百亩,就是6万多个平方,两三百丈长宽,我们一个村的大半土地。”

  宋高明感慨道,大雁坝多山,耕地小块,散乱,整体总面积也很少。

  “中,来,仨儿,继续喝,这事我回头好好再想想,到时候想好了,第一个找你报名去。”

  罗文安心中早已下决定了,这个决定与其说是宋高明给的,不如说是他自己期盼的。

  宋高明:“行,叔,这事我也不多嘴,免得以后万一有问题你埋怨我。我就说一句,要去赶早,凡事赶早有好。”

  “行,中呢。”

  ……

  第二天一大早,鸡刚叫不久就有一个人影在宋高明家不远转悠,接着狗也叫起来了,宿酒刚醒的宋高明随后就被敲门声惊动了,披着衣服下了床,推开院门,看到的却是打着手电筒的罗文安满脸憨笑地站在那里。

  “仨娃,呵呵……不好意思打扰你啊,叔,叔想早点报名……”

  一个月后,大移民计划的第一批移民从全国各地,通过较为便捷的交通,快速地运输到了库伦。

  因为前方暂无战事,虽然通往北海省的火车还只修到一半,但火车也能够开到一半。

  罗文安带着近七十岁的老爷子和婆娘赶到了库伦,二儿子留在内地等待下一届高考。

  当罗文安看到眼前完全以一个个超大帐篷分布的移民时,看到那十多万拖家带口的人家时,他不禁感到庆幸,自己报名最早,也能最早出发,最早选择。

  这一刻,作为一个老实把交的农民,他彻底明白了,大量的土地,现成的房屋,良好的未来,对于一个农民,吸引力有多么大。

  移民暂居区的生活不过是两三天,随后罗文安就带着家人被集中到一起,一个移民委员会的副***,要给他们这些即将登车的人讲话。

  面对前方上千人,以及后方移民暂居区的十多万人,那位副***的声音,前所未有地充满激=情。

  “乡亲们,同胞们,我很高兴能够为大家服务,能够在致富发家路上,送大家一程。

  作为大移民计划的先行者,你们是北海省的开拓者,是民族的表率,你们,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批人。

  国家的土地有限,民族的生存空间有限,我们该怎么办?

  委员长告诉我们,苏联人最擅长的是什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