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国的二战 前夕
了七十大寿,每日里享着足谷翁的日子,除了家长里短的事情,他是再也不过问任何世俗,倒是经常去孙家和陆家走动,和两位老爷子下下棋,品品茶。

  在座的年轻一代中,22岁的孙逸仁已经提前考上了西南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为人愈显稳重,思维敏捷,性格随和,品性极其端正,颇有集孙家两父子之大成的意味。澹台虽小,但众人却没有对她寄以什么特别的期待,但据她小妈说,这孩子有意专攻音乐和艺术。

  “呀,车…车…”

  小奶孩何志伟忽然指着电视机方向呀呀喊起来,众人望去,才看到是一个广告,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男子,正骑着一辆摩托车在山顶公路狂飙,从山顶冲下来后,车上的男子取下墨镜,对着镜头说出了一句很流行的广告词“有你,中国行”。

  “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三十年前,别说这摩托车,就连马车,牛车,一个村子也没几架。”孙长久微微摇头,感慨地说道。

  “爸说的是。如今可不仅仅是国富,推开家家户户的门,却是能真正地发现民富。稍微富裕点的人家,从大小家电,到日常用品,都比三十年前,有了天上地下之别。”蜀生公司副总经理孙来喜也附和道,众人随即却是从家长里短,转到了这过去一年中,经济和社会的一些闪光点。

  正式开席,张蜀生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今年的团年饭,慎行把大家提前请来了,却是家宴要为国宴让步。把这小家的团年饭提到中午。今年的年夜饭,可就是军政老退大团年的年夜饭。

  大家也不是外人,慎行掏心窝地说一句话,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国家也越来越强大了,可这战争却是越来越近了。”

  这倒不是他危言耸听,在座的人也多少清楚一点。

  中国人要过年,美国人却不用过春节,就在1月中旬,珍珠港事件过去后不过旬月,根据确切情报,美国动用大批舰队护航,大举向印度增兵,前后最少10个美军师和大批坦克、装甲车、飞机抵达印度。加上前期赴印的美军,已经有15个师的规模。

  在***与德国中东远征军的夹攻下,美国人同样意识到了印度的极其重要性,势要死保印度。

  美国人不但与英印组成三方联军,开始在印度西部边界,对远征的德军部署防御,同时还抽调大批部队,开赴印缅边境。

  而欧洲战场方面,虽然德国人占据绝对优势,却也面临两个严峻问题。一是英国,在得到美国人的大力支援后,自身又拼命武装,几乎每一天,英吉利海峡上空就会有一场激烈的空战,双方你来我往,英国靠海地区,荷兰比利时与法国靠海地区,这两大地区的工业带,全部被炸成了废墟。二是苏联,在得到美国人的支援,尤其是紧急军火、技术和资源支援后,与英国人遥相呼应,竟有牵制德国人的纳粹军团的趋势,双方大战连连,死伤弥天,却依然没有分出胜负。标志性的莫斯科,早已成为了废墟,但双方却还在为这座危城反复争夺。

  如果单单只是这些,还不足以让中国加入到战争中去。

  真正让张蜀生担心的是,美国人最新制定的太平洋战争计划,如果那一场规模空前的登陆战发起,根据他的种种考虑,极可能便是中国加入战争的总导火索。

  望着凝神的众亲友,张蜀生也没有过于隐瞒,在不泄密的前提下,说道,“和平的年代即将过去,战争的岁月终将到来。美国人在各大战场陷入僵持的情况下加入进来,已经足以改变整个战争的走向。中国也到了必须选择阵营的时候。

  虽然这个决定还没有作出,但目前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