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张蜀生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年和老人都将被派往前线。

  苏联必然是伟大的,因为人类历史上,至少地球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这样一个国家,同时与八百万敌人开战。重工业文明与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巨大成果,赋予了苏联人大国的本钱,但这些本钱,在这场德日大火烧过之后,还能留下多少,尚是一个未知号。

  “不论如何,苏联人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日本人也不能坐收渔翁之利。”张蜀生迅速地转动起思维,思考如何将日本的战争潜力‘进一步逼迫性地开发出来’,日本可是有七千多万的总人口,能够上战场的男性,少则几百万,多则能够达到德国人的动员水平,甚至按照日本人的疯狂,一旦加以有效逼迫,应该更多才对。千万皇军,或许应该好好地扫荡一下苏联人,以及美国人。

  炮灰永远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的牺牲,同样换来了敌人的损失。

  张蜀生总有一种错觉,原本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是一场没有‘尽兴’的大战,无论是德国还是苏联,日本,英国,意大利,土耳其等等,都没有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与付出’。

  最可恨的是美国人,坐收渔翁之利,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加入进去,轻松动员起上千万的军队,光在诺曼底登陆就投入了300多万美军。

  然而,正是这样强大的美军,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对手,没有找到一个能够给予足够反抗的对手。最终美国人不过死亡几十万,受伤百余万,完完全全是九牛一毛,却充当了世界的解放者,美国大兵与苏联红军一起瓜分了世界。

  苏联人或许不会被灭亡,但绝对会有亡国灭种的可能,苏联红军面对德日的联合进攻,有事可做了,那么美国人呢?

  那么,是时候继续考虑,如何先消耗一些美国人的力量了。

  所以,当战争爆发了一周多后,张蜀生接到报告,斯大林的特使,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紧急求见中国政府时,就有了决定。

  “委员长,鲍格莫洛夫转达了斯大林的一封亲笔信,斯大林在信中回忆了中苏间的友好关系,并且明确表示,只要能够与中国结成一份盟约,那么苏联保证在战后归还当年从中国割走的部分远东地区领土,将它们有序地归还中国。”

  外交部长刘绍齐是连夜前往南苑晋见张蜀生的,他带去的正是斯大林那封所谓亲笔信,同行的还有总参谋部长蒋百里和政务院总理周国来。

  “你们怎么看?”张蜀生望向周国来和蒋百里二人。

  周国来摇摇头,说道,“斯大林的霸权主义意识非常强,他的承诺不值得信任,战后哪怕是一平方米的远东地区,我们估计也无法从苏联红军手中接过来。从这一点出发,无论是直接拒绝,或者利用这一事件图谋其他,都是可为之的。”

  张蜀生点头,随即望向蒋百里。

  蒋百里:“委员长,我认为这是斯大林的一个缓兵之计。正如总理所言,斯大林的承诺丝毫不值得信任,而且,苏俄从我国先后割走的领土多达140多万平方公里,斯大林绝口不提确切归还哪一块,如何归还,这是典型的空口套白狼。德国与日本的疯狂进攻让斯大林看到了绝大的危机,如果中国再加入进入,斯大林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个选择。”

  “单独与某一方媾和,然后拖住另外一方,最后集中力量消灭第三方。”张蜀生笑了笑,如果能换来中国的切实帮助,斯大林也许真地可以考虑归还部分远东地区,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远东岌岌可危,战火遍地,哪怕是斯大林驱狼吞虎,把远东还给中国,中国又怎么会愚蠢地去和势头正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