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华的转折
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里则更为隆重,是盛大祭典日的祭拜场所。

  建成后,共和国并没有惊扰西南时期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园中的那些先烈们,而是将它们的牌位移入忠烈祠。接着,由中华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务院总理亲自带人主任的忠烈祠工作委员会,通过长期的工作,不但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英雄和先烈们移入忠烈祠,或是建立衣冠冢,或者刻碑铭记,甚至还将远到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物碑铭移入忠烈祠。

  一块块忠烈碑,一面面忠烈墙,上面刻录的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们。

  按照张蜀生的意思,忠烈祠将作为文明的见证者,不但要将中华民族的开拓者们请入园中永世祭拜,享受中华民族的香火祭奠,还要将那些上到王侯将相,下到贩夫兵卒,只要他对这个民族的进步作出贡献,曾经为这个民族的生存做出过牺牲,曾经为中华民族流过血,都将入园。

  于是,相比于古时的中华先烈,大批的人民军先烈和国民党时期的先烈也移入忠烈祠,根据最严格的历史考证,一些多年蒙冤的民族英雄,历史名人也沉冤得雪,入园安息。

  汉魂纪念日是忠烈祠最隆重的祭典日,汉魂纪念日,是共和国的法定节假日。

  提前几天两个师的人民军就开赴忠烈祠,与忠烈祠的守备部队一起,准备安全工作,因为按照惯例,每年都有共和国高官参加,而汉魂纪念日又是对外开放的。

  巨大的忠烈广场,甚至从忠烈祠的主园一直延伸出去,占地极大。每年由于人数众多,祭奠工作都只能在半山腰举行,然后通过大广播传遍广场。

  以往的六次祭奠,张蜀生都有亲自参加,而今年按照惯例,他依旧带着陆允言和何凝,以及澹台洛妤前往忠烈祠,出席祭奠汉人之魂的盛典。

  当张蜀生和家人以及所有的政府代表穿着一身黑衣裤鞋出现在忠烈祠时,顿时引爆了整个忠烈祠的气氛。

  人们山呼一般地呼喊着委员长万岁的口号,用自己最大的掌声,欢迎委员长的到来。

  祭奠的主场在离广场三十多米的山脚处,张蜀生向山下广场的人们挥手示意后,在忠烈祠委员会工作人员的主持下,开始带领在场的数十万人民,执行祭奠礼仪。

  他带着众人,率先上前,对着前面石崖上巨大的忠烈祠牌匾,上了一炷香。

  忠烈祠巨大的牌匾两侧,是两联并不完全对仗工整,但却最贴切的挽字。

  “五千年忠骨长眠,千万载汉魂不灭”

  而牌匾上则是几个巨大的篆字:佑我中华

  祭奠礼仪虽然繁杂,还包括了大量的传统祭奠工作,但张蜀生都从头到尾地站着观看,连小洛妤都做得很好。

  当所有的祭奠工作完成后,张蜀生走到话筒面前,每年,他都要对那满腔热血前来缅怀先烈的人们,发表自己最真挚的演讲。

  “同胞们,在又一个汉魂纪念日,我们重逢在这里,在一起祭奠民族的先烈……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不应该选择忘记,而是应该进一步学会缅怀,缅怀他们的功绩,祭奠他们的奉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优等民族,我们创造了浩瀚如星河一般的华夏文明,相对于我们的伟大文明,那些站在我们对立面的敌人们,只是一些彻头彻尾的劣等民族,他们甚至无法称为一个完整的文明……

  当前世界形势极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