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箭试射 下
��科研能力,北极熊也拥有着发达的科学头脑,但是,如果不是他们最终攻进了柏林,和美国人分享了德国人的科学遗产,他们的火箭,他们的核武器,他们的喷气式战机,发展速度绝对要慢上许多。

  而如今,德国人依然在按部就班地发展那些高科技,而且比原本的历史上发展速度要快一些,他们从中国获得了或多或少的思考,比如火箭技术,从中国将火箭弹用在战场上的那一天开始,德国人就是最早注意到这种小武器可能带来的巨大革命。

  要知道,那时候德国人的火箭项目刚刚立项,许多东西还处于理论预测中,然而,中国在对日战场上产生小小爆炸的火箭弹,却在德国火箭研究中心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可以说,整个二战,英法依旧在带头沉沦,美国在继续积蓄力量,日本、苏联在疯狂追赶,而德国人则在自由地快速发展,只有中国,完全在战略领域走在了最前面。

  当西方人在讨论如何建造更大的战列舰时,中国在设计新式航空母舰。

  当西方人在讨论如何加大火炮的射程,把火炮提高到几百mm的巨无霸口径时,中国已经立项了火箭项目。

  当西方人在享受诺贝尔的财产,稳步发展炸-药威力时,中国的新式**已经投产数年,核武器项目也立项数年了。

  走在他们的前面,不要因为这些国家的落后,而让中国也跟着一起落后,用自己的发展来改造中国,一直是张蜀生最大的梦想

  “中国绝不会因为武器够用了,科技够用了,足够对付那些野蛮、暴虐的西方人,而停下发展的脚步,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地球文明的顶端,我们要向更高的文明发起冲锋……地球,只是一个发展大本营,中华的未来,决不能局限在地球……”

  这是张蜀生的梦想和决定!!

  中国的火箭技术,甚至德国人的火箭都是先进的,要知道,后世的中国,在1960年才在上海发射了一枚8公里射程的试验火箭,更是在10年后才发射运载火箭,当然,当时的条件极其艰难是主要原因。要知道,后世中国的科技条件,哪怕是70年代也不一定超过如今共和国的顶尖科技研发拥有的条件。所以,不只是火箭,接下来,共和国还将有更多的科技实现井喷。

  当时间多到足够积累无数的科技后,当投入巨大到产生科技革命的时候,当培养的科技人才足以引爆科技井喷的时候,科技井喷就会真正开始。

  从v2导弹的数据来看,已经算得上绝对的导弹雏形了,300多公里的射程,误差虽然达到数公里,但已经是绝对精确的远程武器了。携带弹头也足够大,达到了1吨+的级别。

  东方1型的数据,他在汉京就看过了,1体式弹头的设计,命中目标时弹头和弹体不分开,火箭长度达到13.5米,直径1.2米,拥有着420公里的有效射程,最大飞行速度4.9马赫,典型的超音速特征,2吨的弹头负荷,在有效射程内,理论误差范围在1-10公里,影响这个数值的主要是天气条件。

  按照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帝俊’近4吨的重量,东方1型导弹的负荷还有待提高,才能装下改装后的核弹,然而,这个时间张蜀生等得起,五个月不行就一年,中国一定会走在所有人的前面,将火箭+核弹这两个最好的搭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张蜀生的沉思中,指挥中心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沿途各观测基站的工作也准备就绪,位于新疆沙漠腹地的火箭着弹点也准备完毕,多达11个沿途雷达站已经最大功率开机,分段监控,准备第一次捕捉这两个人类历史上飞得最快的家伙。

  整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