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民族的力量 下
�不是一点半点。

  湖北,恩施,桑树坝镇。

  谭家坳是一个古老的村子,世世代代都以务农为生,根据老村长的记忆,上到明朝时期,村子里好像还出过一个秀才。不过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谭家坳,穷的一贫如洗,新中国解放后,这里也只是刮来了一阵风而已,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当然,随着新中国正式成立后,村民们开始体验到新政府带来的好处了。

  首先是桑树坝镇那条唯一的街道上原本的镇公所被取消了,原本欺压乡里的一批恶霸官吏也被戴上了手铐,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政府同时在原来的镇公所挂出了桑树坝镇人民政府的牌子。第二天,接到通知的谭家坳老村长凡三明就去了镇政府开会,听了新政府做的报告,多的东西他也没记着,只知道整个会议上自己都非常激动,会后,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找了各村村长一一谈话。

  随后几天时间不到,工作组就开始下到各个村,镇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副镇长亲自给谭家坳的老村长送来了一份任命书。上面写着:兹任命凡三明同志为谭家坳村村长——桑树坝镇人民政府。

  又过了一段时间,镇政府派人给村里的几家老弱病残户送来了足够吃一个月的粮食和油盐,据说这是新政府对农村特困户们实行的特困救济。

  老村长凡三明是很感激政府的,尤其是当他听到不久后将会通过政府组织的方式,开展有偿集体建设的事情后,更是充满了期待。

  消息不径而走,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思考着自己家能出几个壮劳力,到时候能换多少粮食和工钱。至于是修路还是挖水坝,他们是不在乎的,只要政府管饭,别说集体干点活,就是下刀山他们都不怕。至于工钱,给政府做活还需要工钱吗?以前世世代代不是徭役就是苦力,能赚回点粮食和油盐钱就行了。

  当然,同期发生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新政府组建了谭家坳小学,将供附近几个村的孩子们上学,而且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九月份正式开学后顺利融入学校,学校准备提前开学,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甄别,没有受过教育的就进一年级从头开始,受过教育的就适当巩固复习下,准备在开学后直接进入二年级或者更高。当然,以这里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估计只能勉强收到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再高就没有了。

  然而,让学校的工作人员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于婷是桂林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了恩施后,主动要求进入基层学校工作,她教的是语文。由于学校准备提前招生,包括校长在内的六个老师,工作量都很大,连她也坐在了校门招生处,准备接待学生。

  “校长。”

  学校校长王大全向招生处走了过来,刚才镇政府的办事员骑自行车来通知,说是教材已经到镇公所了,将通过各学校的实际学生人数来分发,让谭家坳小学抓紧招生。

  “情况如何,有多少学生来报名登记?”

  王大全有些焦虑地问道,第一批教材已经到了,哪个学校先做好准备工作,就能第一时间领到教材,这对于学校提前开展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于婷脸微微一红,把报名册递给王大全,嗫嚅道:“就,就五个……”

  王大全微微暗恼,这都半天了怎么才五个,他之前一直在教室中忙着布置桌椅板凳,虽然学校是镇政府派人帮忙盖起来的,附近村民也出了不少力,但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需要校长亲自带人做。他倒没想到外面招半天学生才五个人。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