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问鼎河山 中
��备役的民兵组织中。
廖兴策手脚非常灵活,被转业到了邮政部门,当了一名邮件分拣员,而与此同时,他那位一心想在民团干出个头的小舅子,却因为患上了近视眼,从一个较有前途的基层士官,变成了司号班的班长。也许是壮志难酬,司号班长曲勇攀每次都亲自吹响冲锋号,多年苦练,他的号音非常响亮,而且具有一股杀伐之气。
这些年,虽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但廖兴策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每每在分拣邮件时,别人都会奇怪,这小子怎么速度那么快,那么专注呢?
却不知,他哪里是把这工作当成了分拣邮件,而是把一份份邮件当成了一串串重机枪子弹,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伺候好。
如今家中父母身体都好,妻子也越来越贤惠,就是当年他入伍时还在吃奶的小家伙也马上就要上高中了。
平淡的日子非但没有让廖兴策感到舒服,反而觉得越来越不习惯。多年了,听不到枪声,听不到炮声,摸不到重机枪,摸不到重机枪子弹,他每每夜里居然睡不好。
这一切都源于当年,退伍转业时,老首长说的那句话:“不是部队抛弃你们,而是民团需要维持一支最精锐的部队,这样才能保持最强战斗力。张团长说了,你们并不是离开军队,只是暂时编入预备役部队。有朝一日,如果战争需要你们,如果民团需要你们,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你,回到部队来,回到战友身边,拿起你们曾经的钢枪,继续战斗……”
当年许多死活都不愿意离开民团的官兵们,正是在这样的承诺中,选择了离开部队。
这些人和廖兴策一样,每年都在掰着手指数,一年一年又一年,自己的岁数又大了一岁,当年的民团也变成了西南军,从一县一城之地,变成了整个偌大西南。这期间西南遇到过法国人,遇到过英国人,遇到过日本人,但是,动员的命令还没下达。
前几次战争,他们以为看到了希望,然而结果是失望。当抗日战争爆发时,他们以为这次肯定能再上战场,结果,津京战场大胜的消息传来时,他们得到的依旧是失望。偶尔被抽调去补充主力部队的官兵,也只是预备役部队的那些现役官兵,而不是他们这些退役兵。
他们失望了,许多人甚至一次次找到当地的民兵领导,打报告申请重新入伍,自己年纪并不大,最大的也才三十多岁,哪怕是回部队当个炊事兵也好,总比日日夜夜睡不着好。
不是他们难缠,也不是他们觊觎军队那点军饷,更不是他们找不到工作,一切都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其他中**队并没有退伍这种事情,至少二十多三十多岁的年纪是不会被退伍的。
这些由于各种原因被编入预备役的官兵们,日日夜夜都想着再上战场,回到他们待了四五年,甚至是七八年,十来年的部队。多年的军旅生涯才是他们向往的,而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其他人也可以做的事。
难道,战争不再需要士兵了,难道西南再也没有敌人了。难道,我们真的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包括廖兴策。
“老廖,老廖……”
廖兴策正从邮车上扛下来一麻袋信件,就听到分局的王局长在大声地喊自己。
“诶,王局,我在呢。”
老廖几步将麻袋扛进分拣室,拍拍衣服上的灰就出了房间,王局长人很不错,早年他家困难的时候,对他照顾也挺多的。
“老廖啊,大喜的消息啊。�
廖兴策手脚非常灵活,被转业到了邮政部门,当了一名邮件分拣员,而与此同时,他那位一心想在民团干出个头的小舅子,却因为患上了近视眼,从一个较有前途的基层士官,变成了司号班的班长。也许是壮志难酬,司号班长曲勇攀每次都亲自吹响冲锋号,多年苦练,他的号音非常响亮,而且具有一股杀伐之气。
这些年,虽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但廖兴策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每每在分拣邮件时,别人都会奇怪,这小子怎么速度那么快,那么专注呢?
却不知,他哪里是把这工作当成了分拣邮件,而是把一份份邮件当成了一串串重机枪子弹,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伺候好。
如今家中父母身体都好,妻子也越来越贤惠,就是当年他入伍时还在吃奶的小家伙也马上就要上高中了。
平淡的日子非但没有让廖兴策感到舒服,反而觉得越来越不习惯。多年了,听不到枪声,听不到炮声,摸不到重机枪,摸不到重机枪子弹,他每每夜里居然睡不好。
这一切都源于当年,退伍转业时,老首长说的那句话:“不是部队抛弃你们,而是民团需要维持一支最精锐的部队,这样才能保持最强战斗力。张团长说了,你们并不是离开军队,只是暂时编入预备役部队。有朝一日,如果战争需要你们,如果民团需要你们,我们将第一时间通知你,回到部队来,回到战友身边,拿起你们曾经的钢枪,继续战斗……”
当年许多死活都不愿意离开民团的官兵们,正是在这样的承诺中,选择了离开部队。
这些人和廖兴策一样,每年都在掰着手指数,一年一年又一年,自己的岁数又大了一岁,当年的民团也变成了西南军,从一县一城之地,变成了整个偌大西南。这期间西南遇到过法国人,遇到过英国人,遇到过日本人,但是,动员的命令还没下达。
前几次战争,他们以为看到了希望,然而结果是失望。当抗日战争爆发时,他们以为这次肯定能再上战场,结果,津京战场大胜的消息传来时,他们得到的依旧是失望。偶尔被抽调去补充主力部队的官兵,也只是预备役部队的那些现役官兵,而不是他们这些退役兵。
他们失望了,许多人甚至一次次找到当地的民兵领导,打报告申请重新入伍,自己年纪并不大,最大的也才三十多岁,哪怕是回部队当个炊事兵也好,总比日日夜夜睡不着好。
不是他们难缠,也不是他们觊觎军队那点军饷,更不是他们找不到工作,一切都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其他中**队并没有退伍这种事情,至少二十多三十多岁的年纪是不会被退伍的。
这些由于各种原因被编入预备役的官兵们,日日夜夜都想着再上战场,回到他们待了四五年,甚至是七八年,十来年的部队。多年的军旅生涯才是他们向往的,而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其他人也可以做的事。
难道,战争不再需要士兵了,难道西南再也没有敌人了。难道,我们真的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包括廖兴策。
“老廖,老廖……”
廖兴策正从邮车上扛下来一麻袋信件,就听到分局的王局长在大声地喊自己。
“诶,王局,我在呢。”
老廖几步将麻袋扛进分拣室,拍拍衣服上的灰就出了房间,王局长人很不错,早年他家困难的时候,对他照顾也挺多的。
“老廖啊,大喜的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