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对峙
��个人继续坚持。津京会战之所以触动双方神经,实在是日本人手伸得太长,双方都无法容忍整个华北以北沦丧。

  同样的,双方也不可能在国内对峙的情况下,主动调动大军北上,将自己的精锐陷入可能遥遥无期的解放东北战争中。

  “张学良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这是蒋百里很关心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略计划中,张学良的东北军将是一个很关键的棋子。

  “计划进展的很顺利,我走之前,王公亮被正式借调过去任命为东北军第十七师师长,其他尚有多名军官已经进入了东北军的参谋部担任职务,开展工作。我们的人表现都不错,敢于拼杀,也从不把战争看成是东北军一方的事情。有一名叫柴春的志愿军官,在任职新兵营长时,居然在战事紧急时拉动了一个团的新兵去支援,守住了岌岌可危的那段阵地。事后因为表现优异,张学良将他提拔为了新兵团长。”

  其实,霍卫国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担任西南志愿军在锦州方向的总顾问,是因为这个计划本身就是他提出来的。围绕着拉拢张学良而展开的一系列计划,从日军进攻锦州前就被制定了。

  说到底,还是当时蒋介石太过于畏首畏尾,一边让张学良一人先挡住日军,等待双方彼此削弱一番后再行发兵。一边却派陈诚率部进驻津京一带,算是将津京纳入了国民党的嫡系势力范围。

  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张学良只有来自西南一方面的援助,除此之外,国民党方面虽然也有进行部分补给,但却是一兵未派的。反而几个所谓的战地特派员让这位少帅异常火大。

  时不待人,当西南在锦州的动作越来越大,各方面消息越来越不利后,南京方面终于准备调集重兵以支援宁锦防线的名义北上时,却又爆发了津京会战。

  “嗯,国民党方面暂时是腾不出手来管锦州的,你要进一步做通张学良的工作。倒是这个闾正德,既然是张学良的使者,你可曾知道他一些底牌?”蒋百里提醒道。

  “不清楚,一路上我有意套他的话,但此人也是个人精,顾左而言他,不过我想应该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两人又说了一些东北计划的关键,这才让人将正在散步的叶建雄二人找回来,蒋百里与他将进行一次秘密会议。

  两人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最后蒋百里亲自将闾正德送到了指挥部门口,面带微笑地挥手告别。

  “参谋长心情不错啊。”叶建雄打趣地说道,他也能猜到,两人的密谈应该是达成了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你这小子,走吧,陪我去听戏,这战事一停,我倒是念叨起这北平戏园子的老调调喽。”蒋百里想到与闾正德的密谈,心情大好。

  1932年8月,刚刚取得了京津战场大胜的西南、国民党双方军队,并没有如同国内民众所期望的那般挥军北上,反而停驻于京津两地。国民党部队借口后勤匮乏,亟需整顿,称光复东北宜徐图之。

  西南方面同样以弹药消耗甚巨,需要时日休整,但承诺东北未解放前,西南军绝不回师西南。

  1932年8月底,经过谈判,西南军退出北平,将北平城交给国民党政府,但将在天津——廊坊——大兴机场一线驻兵。

  “请进。”

  听到敲门声,正在查看最新军情的陈军抬起头来,却看到参谋长蒋百里推门走了过来。

  “陈军,在看什么呢。”

  “是参谋长啊,快请坐。我在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