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锦州战役
��解了燃眉之急。不得不说,虽然蒋介石挪用了这笔贷款抗战经费的大部,但也给张学良提供了相当的资金支持,外加一批枪支火炮的拨给,也算是对抗战做了些事,没有摆摆手光站着看张学良火拼日本人。

  除了来自社会各界、南京政府、华人华侨的支援外,张学良还得到了西南的巨大支持。

  在第一批军事物资和资金后,张蜀生迅速组织了第二批军事物资,多达五万支步枪、一千多挺重机枪,三百多门大炮在内的大批军火,这次因为日军封锁华北海域,没有运抵天津港,而是取巧地直接运到了上海。

  初时,蒋介石大喜,甚至在西南政府的军火船刚刚到港,就要派员接收。但结果却让他恼怒无比。

  张蜀生虽然没有亲自前来,却随船送来了一大批报社记者,甚至连外国记者都有,在上海滩码头,西南政府的随船官员是联治政府外交部部长李宗仁。

  在码头,面对东北军代表、记者、码头工人、上海滩市民以及南京政府接船官员,李宗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抗战之责,不分南北,凡我华夏子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西南虽远离东北,却也有抗战之决心。奈何交通不畅,无法派遣军队直接参战,只能以巨大之抗战决心援助东北张学良将军。

  经过西南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以及东北张学良将军三方联合商谈,抗战会谈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西南政府承诺提供第二批包括五万枝步枪、一千挺重机枪、一千五百挺轻机枪、三百门大炮以及配套弹药在内的庞大军事物资支援。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蒋先生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他们在抗战面前也没有留手,决定对调拨不下于西南之第二批军事援助之物资,支援张学良将军抗日。

  另外,国事维艰,为了保证这些抗战物资以最快速度运到东北,我们特意邀请了包括西南人民日报、申报、广州日报等在内的著名报社记者随物资前往东北。而东北张学良将军也派出荣臻参谋长亲自来到码头,接收押送这批物资。

  我最后想强调的是,民族危难之际,谁如果站在抗战的对立面,谁如果站在人民和民族的对立面,那他就是举国之敌,他就是民族的罪人,必将遗臭千古,成为万世之民族罪人……”

  根本没想到西南来这么一招,甚至连荣臻秘密抵达上海都没得到消息的蒋介石,他原本还腹诽西南越过自己向东北提供援助,是在作秀,是在向全国人民和张学良卖好。结果这下倒好了,北方被日本海军重重封锁,连挂着西方旗帜的船只都逃不过登船检查,结果西南政府居然直接将物资送到上海登陆,不但直接让东北军荣臻来接收,还派记者随团,蒋委员长的算盘打不响了。

  在码头,代表南京政府出面迎接的外交部长顾维钧紧急向蒋委员长进行了请示,在大发雷霆后,蒋委员长总算下了重要命令。

  “……南京国民政府一直以保家卫国,康泰万民为己任,如今西南有志抗日,蒋委员长也有抗战之决心。在鄙人来之前,委员长已经有了指示。第一,务必以最快之速度将这一批西南援助之军事物资送到张学良将军手中。第二,为了协助张学良将军抗战,蒋委员长已经下令紧急向张学良将军所部调拨两万支新式步枪,一百五十门火炮及配套弹药。另外,由于西南政府额外提供200万元之抗战经费,南京国民政府也将再次调拨两百万大洋之特别军费…蒋委员长已经向第18军之陈诚军长下令,命令全军向锦州方向开拔,以备不测…”

  李宗仁并没有恼怒,这次的任务是摆南京政府一道,没想到蒋光头还想摆西南政府一道,不过蒋委员长的算盘再次落空了,“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