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州县系统
��司高层管理、现有的民团基层政府官员都站起身来,起立听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团已经形成了这种特有的习惯。

  “我简单地说几句。在为期半个月的战斗里,民团的战争机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将我们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东川地区。我相信,这将是一场为民团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胜利。整个东川战役期间,各部表现优秀,民团方面,军官们士兵们经受住了实战指挥的考验,士兵们也接受了战火的洗礼。公司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研发生产的各种武器在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再次强调,胜不骄败不馁,这场东川战役的胜利,不是某个人,某个小群体的胜利,而是一个大集体的胜利。不论是民团各级官兵还是公司同事,以及军校教职员工等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的奖惩细则,将由民团和公司总部随后宣布。

  最后,我简单提一下今后的工作重心,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第一、民团军事力量将会进一步扩大,提高官兵素质,训练更多的部队,装备更多更先进的武器弹药等。第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将会以公司为实施主体。第三、考虑到公司加民团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形势,我决定于1923年秋季,正式组建东川地区自治政府。”

  会议完毕后,民团和蜀生公司的管理者们陆续走出会议室,一些相识的人已经走到了一起,开始讨论起民团和公司将要迎来的大发展。

  “吴副师长,民团再次扩建后,你者身上的担子可就又要重几分了。”

  诸葛生走在吴铁军身边,笑着打趣道。民团扩充,对于方方面面都是有利的。别人不说,就是他自己,内心也是干劲十足,心里的想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带更多的兵。

  “诸葛旅长说笑了,民团发展虽然势在必然,但也不一定就轮到我吴铁军上。能者居之,只要整个民团发展好了,别说我们这些军官,就是小兵们也能混得更好。具体什么位置,倒是其次了。”吴铁军拍了拍身上携带的公文包,拿出一本书,递给诸葛生看:“我现在,可有一大半时间花在这些东西上了。”

  诸葛生一看,好家伙,居然是一本《论战壕战》。“这书不错,前几天我也在军事图书馆买了一本。”

  “是啊,这次战斗中,我发现攻坚与防御将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战方式。所以,我最近的心思,大半都花它上面了。”

  “那挺好,回头我俩再好好讨论讨论。”

  孙来喜也和几人走在一起,民团实业部主任刘登科,留学归来的朱子健。

  “自治政府一旦建立起来,对于民团和公司的发展就太有利了。别的不说,兵员不足和资源紧缺的面貌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寻甸境内的两个铁矿,宣威境内的几种稀有金属矿,都是探明好久了。”实业部主任刘登科感慨道。

  “是啊。那样的话,我也能更集中精力在公司发展上,政治还是不适合我。”孙来喜点点头赞同道。

  “虽然这次自治政府的组成计划还没拿出来,但我们的官员却是不缺的,小青山高级技术学校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基层干部,西南大学又培养了一层潜力型的中层干部,总的来说,不至于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朱子健留学三年归来后,整个人成熟了很多,他在美国的时候就是选修的政治学。也是最早那两批学生中,学习速度最快,半年完成包括语言在内的预备学科,随后最先完成学业归国的人之一。

  孙来喜话锋一转,“值得高兴的是,这几年时间,我们民团和公司都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一批新精英。这些人智力普遍较高,也很努力上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