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老臣还未老到昏聩的地步,自然不会忘,还请娘娘将心放到肚子里去!”

  “有文大人帮着一道看,本宫自然是放心的。”魏云清笑道,又一次坚定地提及了文淮一起看奏折的事。

  毛一荣憋屈地说:“……老臣自然会与文大人一同写好这奏折!”

  “微臣必不辱命!”文淮立刻接道,同时瞥了毛一荣一眼,眼底带着些许挑衅:毛大人,这回你便是想在折子上做手脚也是不行的,有我看着呢!

  毛一荣正气着魏云清,哪儿注意到文淮的眉眼官司?他和金俨对视一眼,相继离开。其余几人也没多待,除了文淮,便都离去了。

  “娘娘,这奏折若呈上去,可能直接到皇上手中?”文淮忧心道。他很清楚,内阁和皇上之间还隔着一个司礼监呢,不过,毛一荣耐着性子与魏云清说话的其中一个原因,大约就是指望着她越过司礼监,直接将奏折送到杨奕手中。

  “到不到,有区别么?”魏云清幽幽地问。

  文淮惊诧:“可……若皇上没看到这折子,又如何做出决断?”

  “这不是有我们么?”魏云清道。

  文淮脸色微泛白:“娘娘,这可使不得啊!假传圣意可是大罪!”他顿了顿,似是想起了什么,表情大变,“莫非,莫非之前说皇上令娘娘代替他驻守内阁的口谕,也是您假传的?”

  “哎哟我说文大人,您这话可是诛心了!那口谕是我亲自去皇上跟前要来的,您说是假的便是假的,岂不是要杀我的脑袋?”曹军不乐意了,一脸不满地看着文淮。

  文淮看向曹军,虽说他对曹军这宦官没啥好感,但他对魏云清有好感啊,此刻三人算是同一条船上的,他并不想跟曹军撕破脸面闹个不可开交。

  “曹公公,我并不是那个意思,口谕是真的便好。”文淮道,语气里并没有道歉的意思。

  “那是自然!”曹军哼了一声,面露不悦。

  文淮看了他一眼,也没想热脸贴对方冷屁股,转头看向魏云清道:“还请娘娘三思,假传圣意可要不得!”

  “文大人,你莫要如此操心,我怎么会留下如此大的把柄给人呢?”魏云清笑了笑,“到时候曹公公拿着奏折去跟皇上一说,求个圣意便是。毛大人的奏折想必是文采斐然,引经据典的吧?我就不信皇上看得下去,到时候曹公公随便捡两句说说,把毛大人几人的论点抹去,只说文大人你的,这议和之事,自然能就此定下。”

  文淮听得表情一会儿一个样,到最后嘴巴张了又合,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这不就是欺君么?历朝历代,这可是奸臣佞贼才做得出的事,怎、怎么就轮到他头上了呢?

  “娘娘,这……这不妥吧?”文淮犹豫了半天,依然不肯如此。

  魏云清奇怪道:“文大人,那照您的意思,如何才叫妥?只说毛大人的意思,而不说你的?你可知道,皇上对那大宋国可是深恶痛绝,他又不理朝政,向来不知民间疾苦,即便咱们只说兵力不足,银子不够这些事儿,皇上都不见得同意继续议和,更何况还要加上毛大人的意思。”

  魏云清想到了那时候杨奕面对李卓时的态度,她想杨奕对李卓的怨恨大约不会轻易消散,这次他肯定不会御驾亲征了,可打仗这事,他不见得会怕。这不是有晏如松在么,将他派出去打,既能对付大宋,又能远远支开晏如松,岂不是一举两得?她可一点都不想让杨奕有机会这么做!

  魏云清已经将事情说得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