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兵祸平息
�现在是个边缘人物,也没机会接触更多的□□,要想全面掌握大同城内的情况,恐怕还要通过陆寄。

  不过陆千户自进城后就失去了踪迹,顾谦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接下来的几天,大同城内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为了抵御小王子部的进攻,章源章大人亲自率着大军进了城,有了京军的支援,一度告急的北城城门又一次度过了危机,顾谦作为言官,虽然也跟着到那边去过,但是并没有机会靠近,为了防止叛卒的余孽混入,北城门外的盘查极为严密,一时不慎就有可能被当做奸细抓起来。

  大同城暂时守住了,但是城内的局势却有些微妙,章源本是严派的官员,又极力主张武力镇压,他放火烧毒草、引冰凌灌城,每一个举措都堪称阴毒,与主张怀柔的徐派格格不入。现在嘉和帝阻止了他水淹大同的馊主意,又让他协助郑镇等人平叛,这无疑给他的脸上狠狠地甩了记耳光。

  两派的不和,从许巡抚避居将军府,而章源则霸占了巡抚衙门就可以看出来,顾谦别的不担心,就担心有心人利用这一点,再出幺蛾子。好在两派斗归斗,总算知道轻重,并没有因为双方的争斗而懈怠了大同城的城防。

  “大人,戚将军差人送来了口信。”顾谦刚刚从外面回来,就见顾泰脚步匆匆的迎了过来。

  “哦?他说什么?”

  “戚将军说他刚刚得到命令,马上要带兵前往应州驰援,所以派人来向您告个别。”

  “戚兄要走了啊,”顾谦的眉头皱了一下,对顾泰道,“去把护送我们的几位亲兵叫过来,让他们马上出城,跟随戚将军开拔。”

  “大人,那你的安全……”

  “我在城里,有什么危险?”顾谦瞪了他一眼,道:“那几位早就该给戚兄送回去了,这次去应州,也不知会遇上什么危险,多几位老亲兵,戚兄的安全也就更能得到保障。”更何况那几位亲兵本来就是戚元敬借给他的,断没有占着人不放的道理。

  “好,我这就去安排。”顾泰转身去了。

  顾谦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不由得叹了口气,之前只听说应州、朔州等地发现了鞑靼骑兵的踪迹,现在大同战事正酣,戚元敬却被紧急调走,可见应州等地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情况正如顾谦预想的那样,小王子部见大同久攻不下,留下一支先锋部队佯做攻城,其余几部则分别劫掠了应州、朔州、浑源等地,嘉和帝闻听奏报,怒不可遏,连下几道圣旨派兵围剿。

  小王子部分兵,大同压力骤减,在郑镇等人的策划下,逐渐有了反击的余地,小王子部见无机可趁,在僵持了几天之后,逐渐领兵退去。

  兵退之后,大同城内一片欢腾,经历了叛卒之乱,又逢小王子大兵压境,大同城内已经数月没有听闻过笑语声,大同城内的居民久经边祸考验,即便有些人家被烧掉了房子,有的人家失去了亲人,但是擦掉血泪,还得将日子过下去。

  老百姓的日子平复了,可是官员们的日子却不太好过,尤其是在这场平叛中频出阴招章源和殷大用,一个被降职一个遭罢斥,也算是给了无辜枉死的大同百姓一个交代。

  兵祸平定之后,顾谦的日子逐渐稳当下来,他搬出了将军府,寻了一处小院子住了下来,之前章源驳回他不宜水淹大同的建议,又将他软禁的事几经上疏,总算奏达天听,为徐派的倒章运动出力不小,故此许巡抚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平日里对他也多有照拂。

  如此一来,除却气候和饮食的不适外,顾谦在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