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变法
刘协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反正一切有陆浪在,他知道最后解决的办法陆浪肯定会有的。
陆浪答道:“因为官员们的谨慎,所以推举出来的人数都是人才,但也就是这样,被推举的孝廉非常的少,但是我们所管辖的地方却越来越大,百姓也越来越多!”
矛盾就是这样发生的,凡是有利就有弊,汉朝推举孝廉的制度确实是不错,不过陆浪说的这个问题也有,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有品行本身就不好的官员,也可以收受贿赂,然后胡乱推荐人过来,这样一来就成了变相买卖官职,而且朝廷还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由水源引发出来人才的问题,凡事追究根底,在追根问底以后,陆浪决定,还是先把人才的问题解决,然后再去想水源的事情。
“那大将军打算怎么办?”
刘协问了起来,事情好像是真蛮严重的了。
对于刘协的问话,陆浪没有回答,而是看了陈群一眼,陈群于是上前说道:“陛下,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废除推举孝廉的制度,改为朝廷招任贤能……”
“怎么改?”
刘协问道:“朝廷要怎样招收这些人才呢?”
说到正题了,接下来就是陈群的表演时间!
说到这制度的问题,陈群其实早就有研究了,还在学院的时候,陈群就曾经对他的老师荀肃提出过学院考校制度,后来传承了数个朝代的‘九品中正制’也是陈群一手制定出来的,所以面对刘协的问话陈群立马就答道:“一,废除推举孝廉制度,改为每一个州县允许设立一个员外职,可以让各州县的长吏任用贤能的人但让这个职位,不过这个职位没有品级,属于朝廷的编外人员,而且一旦此人的能力不行或者是品行差,便要马上离任,犯了罪行的还要处罚!”
这是变向的推举孝廉了,但是推举的人才必须得在自己的岗位上证明自己。
这时候问题来了,职位的品级?
荀彧看着陈群问道:“敢问陈大人,这品级一说又是怎么来的?”
“这就是第二点了!”陈群看着刘协说道:“陛下,请陛下颁下圣旨,今后大汉的官员,又高到底共分为一到九品,一品国公以及三公,是为百官之首!至第七品为地方县官吏之首,另外*品为编外品制……”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的最初原型,陈群终于说了出来!
陆浪满意地点点头,这个陈群,果然有他的两下子,但是刘协的问题又来了:“难道说,这样就能解决朝廷人才不足的原因吗?”
“当然不行!”陈群说道:“这九品中正制只是用来明确官员品级的一个制度,真正要解决人才的问题,这是第三点了,那就是……在全国举行考校学子的活动,从其中抽取优秀的学子,给他们封赏官爵!”
这就是科举的原型了,确实这一点不是陈群本来准备的主意,真正促成陈群拿出这个主意的,是穿越过来的陆浪!
陆浪也是在意识到推举孝廉这个制度的弊端以后,才决定采用科举制度的。
“也就是科举!”陆浪对众人解释道:“科举必须要严格对待,破除士族门阀的规见,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管他的出身是不是士族门阀,我们都要破格录用!今后并州各州县的县学,都必须要明确起来,每年三月,各县要组织学子科举考试,其中的佼佼者进入下一轮,到各州府考试,最后的优秀者全部到都城来进行最后的考核,在层层把关的�